第213章 明悉入京 黎蕎的粉絲。今年冷的早。(第3/4頁)

他不知道江懋當日的唐突是不是江知府授意的。

但他很快接到了江知府的來信。

信中,江知府再三道歉,表示他雖然有讓兩家結親的念頭,但也再三叮囑江懋要好好表現,因為他知道黎蕎喜歡什麽樣的年輕人。

可誰知道江懋仗著自己長的好,還已是舉子,再加上兩家的交情,當然,最重要的是江懋自己有野心,於是第一次見面就魯莽的自薦。

江知府說已經狠狠罵了江懋一頓,江懋也來道了歉,但黎蕎心裏對江懋還是不喜。

太輕狂自大,不穩重,這樣的年輕人他是不會考慮結親的。

不過,有江知府的交情在,他不會因為私人感情影響到對江懋的指點提攜。

拋開私人感情不說,江懋這小子腦袋瓜的確好使,記憶力在他見過的各類型學霸中算是靠前的。

眼界也廣,讀了不少書,而且不只是紙上談兵,論起實操,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小子在實際操作這塊竟然還挺謙虛。

比如說種地,這小子雖然能說上一些常識,也在自家種過菜,但說起經驗老道的農人,他不但不輕視,反而還願意虛心請教。

說起最近盛京城裏很火的龍骨水車,他也去善堂學館參觀過,對那些手藝精巧的木匠很是佩服。

這一點兒真的讓黎蕎意外。

以這小子第一次的莽撞來看,他身上不會有謙遜這種美德。

但在這種專業領域,他偏偏有這份謙和。

這種謙和很重要,做官很忌諱瞎指揮不懂裝懂,專業領域的事兒就該聽專業人士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江懋挺適合做官的。

但也要多觀察一段時間,好確認江懋身上這份謙和不是裝出來的。

若真不是裝出來的,那今後他舉薦辛知時,會把江懋會捎上。

但結親的事就算了。

江懋這小子不是他黎家女能拿捏的。

“罷了,不提這事兒了。”陶竹在黎蕎懷中尋了個舒服的姿勢,而後閉上了眸子:“早些睡,明日我得和圓圓去分館那邊看倉庫修的如何了。”

黎家收購棉花時給的價格高,一些遠地方的,比如說暨北省的人聽說了,也紛紛過來賣棉花。

現在修了灰泥路,農人趕著騾子車、驢車、牛車,或者是拉著板車,不用花費太多力氣就能將棉花運送到善堂學館分校去。

這麽一來,學館分校原有的倉庫就不夠用了,得新蓋幾個大倉庫。

黎蕎知道此事,也抱緊懷中人閉上了眸子:“好,帶上滿招他們幾個,我明日帶著學而不厭就好。”

黎不矜黎不伐還在出差,至今未歸。

黎損和黎受去了彭縣,也未歸。

陶竹沒有推讓,應了下來。

翌日,陶竹、範圓圓吃了早飯,在天還蒙蒙亮時就乘坐著馬車出了城。

今日是陰天,天氣明顯比昨日冷,到了中午,竟還飄起了小雨。

這小雨下的不大,飄到了晚上也沒能將莊稼給澆灌透徹,但氣溫明顯降下來了。

經過一夜的低溫,等天再涼時,氣溫已經到了零度以下,池塘、小河這些地方結了薄冰。

距離入冬還有一個月,今年冷的比去年更早點兒。

天氣一冷,黎蕎立馬就收到了江知府的信。

江知府要在郎方府收購棉花,官府出一小部分銀子,江知府出一大部分銀子。

江知府前些年做知縣時,雖是七品官,但因為是標標準準的父母官,掌一縣大權,因此俸祿每月是一千兩。

再加上這幾年是知府,月俸更高,因此,他家底雖然不如明總督,但也能稱一句厚實。

現在他自掏腰包收購棉花,黎蕎自然是稱贊的。

而且,明悉和黎小山在京城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善堂,明悉往善堂捐了五百兩銀子。

另外,大皇子、四皇子的碼頭都在暨北省,他們也在各自碼頭所屬地貼出了收購棉花的告示。

不過,天氣冷了,棉花價格上漲了。

盛京還好,有盛鴻和黎蕎鎮著,沒有奸商敢囤積居奇。

但其他地方卻是有這種情況。

盛鴻直接頒下聖旨,要求各地的地方官嚴懲這種行為,若是地方官敢包庇此等行徑,那他知道一個殺一個。

盛鴻的心情不太好,因此下手很重。

黎蕎大力支持,亂世就該用重刑。

而且,他讓陶竹將自家的棉花收購價格再漲一文,也就是說,黎家收購棉花,價格比市場價高兩文。

價格高了,才能吸引人把棉花賣給黎家。

他還讓陶竹貼出告示,黎家收購的棉花,將來都會捐給善堂,用在百姓身上。

他將他的目的告訴天下人,說他求虛名也好,說他暗戳戳賣慘也好,但只要有人願意效仿他,那他願意承擔罵名。

上輩子沒有他,大盛依舊挺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