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滿朝文武的反應,辛知自請外放 黎糧回村,黎小蘭心有所屬(第3/7頁)

飯桌上,黎蕎和辛知喝了兩杯。

因為辛知也有一丟丟郁悶。

盛鴻此次的賞罰透露出一個鮮明的信號,想升官,那得去地方幹實事。

不然的話,只待在翰林院,想升官那是癡人說夢。

可是,若是外放離京,他又有些舍不得。

他生在盛京長在盛京,他的小夫郎安安的家人也都在盛京,遠離親朋好友,太苦了。

但是吧,他其實也很想為大盛江山、百姓做些什麽,不然那麽多年的書不就白讀了嗎,在翰林院虛耗光陰,他也不情願。

於是他現在就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

想外放做地方官,他沒有十足的勇氣。

留在翰林院,他又不甘心。

心中郁悶,他便借酒消愁。

不過,黎家的酒基本上都是米酒,他也不想喝的醉醺醺的一身酒氣熏著他的安安,他便獨自灌了一小壇米酒。

辛知的郁悶,黎蕎解不了。

他的人設是不幹涉官員的升降。

他只能陪著辛知喝兩杯,說些其他的轉移辛知的注意力。

晚飯過後,黎瑜安拎著兩盒子今日新做的甜品和辛知回家,黎蕎送走他們小夫夫之後,直接和陶竹回了正房。

黎小睿黎長風黎雲帆三個小家夥正坐在炕上拼三柳村的地形圖,他們仨將來肯定要去三柳村轉一轉的,這會兒給他們搞一個三柳村的地形圖,也算是讓他們提前熟悉熟悉老家。

地形圖很大,長寬都是兩米多,三個小家夥拼的很認真,黎蕎擁著陶竹在陶竹的小書桌前坐了下來。

今日陶竹收到了皇家物流送來的信,黎糧和黎二山在回盛京的路上拐了彎,先回平城一趟,接下來還要去微青縣一趟,等兩人回京,得冬天了。

今日的信是從平城寄來的。

黎糧黎二山兩人這會兒在平城。

信很長,是以黎糧的口吻寫的,黎糧是盛平十二年留在盛京的,現在是盛平十五年,時隔三年回村,他興奮壞了,什麽事都想念叨幾句。

回村之後先去祭拜了黎父黎母,然後才在村子裏轉悠。

現在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是新蓋的青磚大瓦房,而且水泥出現了之後,村裏人還將墻根處都抹了水泥,這是防止墻根被雨水侵蝕的。

黎蕎和陶竹的快樂老家經受多年的風吹雨淋,墻根已經有些被侵蝕了,抹上水泥之後好了很多。但這房子畢竟已經十年了,而且黎蕎陶竹指不定什麽時候才會回去,黎糧便想著要不要將所有墻壁裏裏外外都抹上水泥。

還有大門口掛著的禦筆匾額,雖然日日都擦拭,但整日掛在外面被太陽曬著,已經有些脫色了,看得他頗為心疼。

他想把大門的門檐給加寬一些,好讓雨水、烈日夠不著匾額,但又怕這樣一加寬,影響了禦筆匾額的威嚴和眾人的觀看。

要知道哪怕這匾額出現十年了,依舊是平城最有名的景點,外地人來了平城,必看的景點便是黎家大門上的禦筆匾額。

還有三柳村、朱家村的紅薯作坊已經開工了,聖上之前調集了周邊幾個府的地方駐軍運送紅薯,村人不用出運輸費,只需要掏錢買紅薯就行。

而且紅薯價格不貴,還是兩文錢一斤。

有了從外地運來的紅薯,縣城和三柳村、朱家村的紅薯作坊都正常運轉。

至於村人田地裏補種的紅薯,他特意跑自家田地裏挖了幾株紅薯看了看,這會兒的紅薯只有兩根手指頭那麽粗,距離收獲還有一段時間。

村人見著他也很興奮,從紅薯作坊下工之後跑去黎家,圍著他問東問西。

眾人最好奇的自然是黎蕎這位三柳村的金寶貝了。

於是他天天在家開大會,給村人科普黎蕎一家子現在的日子,還有盛京的繁華熱鬧。

當然,他還挺樂意聽眾人講述蝗災來臨時每個人是如何捕捉蝗蟲的,就是可惜他當時不在,不然的話,他絕不會輸給任何壯勞力,可惡的蝗蟲,氣死他了。

另外,明年大運河通航,微青縣的碼頭投入使用,他讓村人再認真考慮一番,看誰願意去那邊發展。

若是想報名的話,明年春天就得出發去微青縣了。

除了三柳村的一應事務,黎糧還跑去大河村轉了轉,那是黎二山的舅舅家,王桂花的娘家,現在他們一家子都定居在盛京,王桂花思念雙親,他得去看看。

當然,還有鄭屠戶對鄭淺淺也思念的緊,準備今年再來盛京……

……

洋洋灑灑上萬字,黎蕎讀了好一會兒才讀完。

“按照大哥這速度,怕是要在最冷的月份回京了。”黎蕎將手中的信紙放回到桌面上,語氣中有些擔憂。

黎糧還準備帶上眾人送的特產,慢悠悠的趕往微青縣,哪怕現在一路上都是水泥路,那也得耗費不少時間。

“有皇家物流的保鏢保護,應是沒事的。他一直牽掛著家裏邊,此次回去,可不得一一過問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