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起講

◎“一壺白開水。”◎

衛景平趕緊放下手裏的書出來:“它哪裏受傷了沒有?”

“沒見有傷。”衛景英搖頭。

“小金, ”衛景平伸手摸了摸金燦燦的頭,如今它已經長成了快一米高的大金雕:“害怕鞭炮響?”

這麽慫的嗎。

金燦燦用一只圓溜溜的眼睛瞪了他一會兒, 又湊到地上聞了聞氣味。

“是不是過春節殺雞殺鴨那腥味它不喜歡?”劉婆子見它一直在地上嗅來嗅去, 過來問道。

看來家裏該細細打掃一遍了。

“可能是有什麽腥氣的或是腐味兒的熏著它了。”孟氏說道:“待會兒給它抱去墨鋪試試。”

那裏沒開火,姚春山的一日兩餐都是劉婆子送過去的,應該沒有腥氣和腐味兒。

到了初六那天衛景平要去墨鋪:“我帶小金雕過去吧。”說完他對金燦燦勾了勾手:“走吧,跟四哥去墨鋪, 老姚肯定給你包紅包。”

金燦燦給了他一個“你們別又惦記我的屎吧”的表情, 不是很情願地跟著衛景平走了。

他帶著金燦燦去了墨鋪之後, 孟氏把劉婆子叫來, 低聲問她:“問大夫了嗎?”

劉婆子道:“我悄摸扣出來一點拿去問了三四個大夫, 都說那藥不是什麽生小子的,具體是做什麽的, 他們也說不清楚。”

“我早就叫巧姐兒留心著她娘,”孟氏說道:“年二十五巧姐兒同我說她娘肚子疼, 半夜沒睡起來洗褲子, 我總覺得……”

“你那會兒生平哥兒的時候, 臉蛋總是紅潤的, ”劉婆子搖了搖頭:“他嬸子怎麽臉色蠟黃蠟黃的。”

這麽一說提醒了孟氏,她也奇怪道:“他二叔隔三岔五就往家裏買肉, 沒多也有少,她都吃哪兒去了。”

兩個人又合計了會兒,才拿起手上的活忙起來。

墨鋪前頭是鋪面,後面連著一個小院,裏面有兩間廂房, 先前只收拾出來一間給姚春山住, 後來掙了錢, 衛景平把這一間也收拾出來了,鋪了地板刷了墻面,朝南窗戶打開了一些,陽光正好能灑進來,他就打了一套木頭的桌椅在窗邊,閑暇的時候來這兒看書,後來放假在店裏幫工累了,姚春山又挪了一張小床給他擺在屋裏,讓他午休。

衛景平來這裏的次數多了,為了吃東西方便,又添置了煮飯的鍋碗瓢盆,天冷之後還買了小火鍋,偶爾涮著肉和菜和老姚在這裏吃一回。

他進門的時候,姚春山正在架火燒水準備涮肉吃,見了他放下勺子:“平哥兒過來了?”

金燦燦從他身後一躍跳到窗台上,找了個舒適的姿勢開始打盹,不再焦躁地亂叫了。

衛景平在家裏沒怎麽吃好,這會兒又來了點食欲,想在這裏放松一下,於是說道:“老姚,你想吃什麽我再去買兩個菜。”

他從街上過的時候見繁樓已經掛起燈籠開始營業了。

“有一道菜叫荔枝腰子,你吃過沒?”姚春山說道。

衛景平想了想,荔枝腰子在上林縣叫爆炒腰花,它的得名不是因為味道,而是因為形狀,將羊腎臟或者豬腎洗凈,剝掉外膜,剔掉臊筋,剞出兩排菱形交叉的細密紋路,再用利刀片成腰花,之後等油熱了入鍋爆炒。腰花一受熱,迅速卷曲成圓形,表面上呈現出密密麻麻的顆粒狀的小突起,很像荔枝的外殼。

先前在繁樓送餐的時候衛景平專門向掌勺的大師傅請教過,腰子是下水,登不得大雅之堂,而荔枝又是貢品,這兩個怎麽就湊到一起做菜了呢。

原來是剛開國的時候宮廷裏有出身民間的貴人好這一口,禦廚們為了迎合他們,便向民間學習,改良了刀法,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端到了貴人面前。

大徽朝的人不僅愛吃,而且會吃,懂吃。

繁樓的大師傅還告訴衛景平,荔枝腰子這道菜,味道的秘密來自高湯。

清水煮沸,將切好的豬腰花倒入,汆至腰花呈嫩白色撈起,放入高湯中,出鍋裝盤。一鍋好的高湯,是荔枝白腰子成菜的關鍵。

每家餐館都有秘制的高湯,上好的湯色純白,味道濃郁,鹹、鮮、香齊備。別看它看起來清雅,但味道卻濃郁,腰子脆爽,入口還有荔枝的果香,湯頭鹹鮮,讓人記憶深刻。

“想吃,”衛景平眼睛一亮:“我這就去買回來。”

“幹脆把你兄長都請過來,一起吃吧。”姚春山說道,過年了,他想熱鬧熱鬧。

他瘋癲之後能在上林縣住下來沒跑到別的地方的原因,一是看上了後山蓊郁的松樹林,那可是制墨的主要原材料。在他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混沌的長達五六年的時間裏,就是靠著燒松煙制墨才打發時間的。二是上林縣足夠熱鬧,一個人的時候聽聽街頭那永無間斷的熱鬧,都覺得活著是有盼頭的。

衛景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