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99字的題目

◎女孩子衣食華貴拔高心志,詩書文典升華才氣。◎

顧世安停下來瞪了顧思炎一眼, 估計他這個逆侄坐不住了,見衛景平也微微蹙眉, 想來對於初學八股文的蒙童而言, 破題之後,除了承題相對容易一些,從起講直到最後的束股結語,都不大容易啃, 於是道:“嶽正的《今夫天》你們還沒背吧?”

“沒背”顧思炎拖長聲音打了個哈欠。

衛景平點頭:“學生只讀過一遍, 記得個五六分。”

顧世安起身取出墻壁的凹格裏放著落灰的筆墨紙硯, 他一句一句念, 讓二人跟著在紙上寫一遍, 寫到《今夫天》一文起講部分的時候,他書接上回繼續講課:“總之啊, 好的起講,一要說理正, 二要命意高, 三要遣詞古。”

也就是說你說理得說道點子上, 還有格局足夠大, 最後還要引經據典文筆好。

衛景平默默在心裏記下來這三點,活動了下手腕, 跟著顧世安把《今夫天》完整地寫了下來。

顧世安似乎趕時間,今日一本正經教完,只說了句衛景平的字“已顯中正渾厚”,叫他們遇上傅寧他們提一嘴《今夫天》,就整理儀容下了繁樓。

“縣太爺找他。”顧思炎放下筆出了口氣:“累死我了。”

衛景平:“縣太爺找顧夫子做什麽?”

“你沒聽你爹說嗎?”顧思炎漫不經心地說道:“上頭嫌這麽縣的士農工商以及流民乞丐等等的花名冊太亂了, 常有身份文牒對不上號的, 命太爺整治, 這不過了年就開始召士子鄉紳到縣衙出點子想辦法去了。”

衛景平:“原來是這樣。”

聽著似乎跟他沒什麽關系。

“咦衛四,你不會是到繁樓來吃飯的吧?”顧思炎這才想起來問一問這個倒黴孩子,怎麽這麽巧就被他小叔給抓過來做功課了。

衛景平往外頭探了下頭,見許德昌對他比劃:你要的爆炒腰花好了,快取了回去吃吧。他道:“我來打包個菜。”

顧思炎眼睛一亮:“衛四,你是不是要開小灶?”

他之前去墨鋪找衛景平的時候,看見鋪子後院的小廳裏擺著炊具了。

衛景平眨巴了下因伏案寫字而微疲憊的雙眼:“嗯。”

“衛四”顧思炎朝他擠了擠眼:“我想……”

“來吧。”衛景平直接說道:“路上拐個彎叫上傅寧和潘逍他們。”

順便跟他們傳達一下顧世安的話。

“好嘞。”顧思炎前頭跑著去叫人了。

……

等他們到了墨鋪,衛景英和衛景川也到了。

來上林縣這麽多年了,姚春山都沒這麽熱鬧地過過年,一下子見了這麽多後生兒郎圍坐在小廳裏等吃飯,高興得一直在笑。

傅寧喜歡衛家大哥衛景明,問:“衛二哥,衛大哥怎麽沒來?”

“我爹和我大哥還有我二叔他們都到縣衙去了。”衛景英說道。

“怪不得,”潘逍接話道:“我爹和我大伯今日也去了。”

看來是每家每戶都有人被召集到縣衙說事情去了。

顧思炎挨著衛景川坐,手欠地摸了一把他的刀,問:“衛三哥,你使的刀有二百斤重嗎?”

衛景川:“你……你試試?”

他這是孩童使的刀,就其輕巧,最多也就二十來斤。

顧思炎卯足了勁兒雙手去拔衛景川的刀,結果那刀太輕了,以致於他用力過猛,一下子從凳子上翻過去跌地上了:“唉喲衛三你坑我。”

“我……真沒沒坑你。”衛景川都無語了。

誰能想到顧思炎做出這麽離奇的事呢。

顧思炎拍拍屁股坐起來:“衛三哥這刀我也拿得動,趕明兒我跟你學刀吧。”

說完拉著衛景川出去比劃了。

“衛二哥,”潘逍被顧思炎帶得也躍躍欲試:“我能出去試試你的戟嗎?”

衛景英放下筷子抹了抹嘴,提著戟帶他去院子裏了。

衛景平在吃,傅寧在一旁念叨:“今日顧夫子說的這篇《今夫天》,是嶽正會試高中的文章,題目出自《中庸》第二十六章,‘今天夫,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一共九十九個字,極其難作。”

“嗯,”衛景平頭一次讀到《今夫天》這篇文章的時候,光題目就足足看了三遍,結結實實地被震撼了,他道:“顧夫子也說該題目內容龐雜繁復,上下文互為牽連照應,三五百字之內要完成破題、承題、起講、一股二股三股四股、收結,幾乎不敢想象。”

“等我抄寫、背誦下來,再品味之後再和你探討。”傅寧說道。

飯後,衛景平研開了墨,一陣淡淡的薄荷香氣瞬間提神醒腦,他嗅了嗅,提筆看著在繁樓寫的《今夫上》這篇,極輕聲地念道:“《中庸》究天地生物之盛,所以明至誠無息之功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