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承題

◎到了二月中打烊了一算賬,手裏頭竟攢有五六十兩銀子了。◎

“就來。”夫人說道:“去叫奶娘抱上茹姐兒, 咱們看老夫人去。”

說完她牽起姚溪的手往外走:“你先前沒回京的時候,老夫人見了我總要念叨你, 說茹姐兒要是照著你的模樣長準錯不了。”

走到門口, 乳娘帶著杜茹過來,夫人示意姚溪牽著杜茹的手往前走,她則帶著丫鬟婆子走在後面緊跟著。

“噓,你們待會兒不要說話, ”她道:“瞧瞧咱家老夫人能不能認出溪兒。”

“老夫人眼光毒著呢, 夫人等著瞧吧。”一個婆子笑著道:“不像……”

她想說:我們家老夫人才不像你們周家的公子哥兒, 見了人家姚家的嫡女千金小姐一口一個“小丫鬟”, 這不是戳著人親娘的心尖說看吧親娘改嫁了親閨女混的都好比丫鬟了。

真真是混說話。

但又想著周家的公子哪裏是她們能說的, 於是趕緊打住了話頭。

杜家正房的暖閣裏,杜老夫人喝姜茶, 直到胃裏暖了才拿起幾上的點心吃了口,一擡眼瞧見倆穿著鵝黃小襖的丫頭來了, 笑道:“茹姐兒來了, 快抱到我身上來。”

婆子把杜茹抱到她膝頭坐著, 杜老夫人這才打量起另外一個丫頭:“……這是?”

丫鬟婆子笑著說:“老夫人瞧不出來她?”

杜老夫人把杜茹挪到榻上坐著, 起身走到姚溪跟前:“孩子,你是……”

這時候夫人跟進來了, 姚溪瞧了她娘一眼。

杜老夫人看著姚溪她娘,拿帕子沾了沾眼角:“是不是溪姐兒回京了?”說完她眼中噙著淚花道:“可算是回來了。回來了好,回來就好了……”

她大抵是要和自家兒媳婦說說話,命丫鬟婆子將姚溪和杜茹帶去外頭花廳裏玩:“給兩個丫頭穿厚些,仔細凍著。”

等人出去了杜老夫人問兒媳婦:“溪姐兒回來了, 親家公也回來了吧?”

夫人點點頭:“我爹年前一入冬就帶著溪姐兒回京了, 彥哥兒也從外面回來了, 就差……”

她嘆了口氣道:“找了這麽些年,溪兒她祖父還是沒有沒有音訊。”

提起姚春山,杜老夫人又是淚眼婆娑:“我來的路上聽見有人說戶部要求各地抽查核實各縣州府人員的身份文牒,你回頭跟你娘家哥哥周大人那頭說一聲,托個人情尋一尋,光靠咱們這兩家的人手,找到猴年馬月?”

“有這回事?”夫人微微一驚:“娘說的對,明日我哥哥打發人來接溪兒回去,我這就捎話給他。”

杜老夫人:“怎麽你哥哥明日就來接溪姐兒?怕我老婆子苛待她不成。”她又道:“要不是姚墨那邊沒人了,我就讓溪姐兒上老杜家的族譜,趕明兒給她說門好親事,風風光光地嫁出去。”

“以後她和茹姐兒兩個互相幫襯著,我老婆子就不操心了。”

夫人含著淚花笑道:“我哥哥就是怕您老讓溪姐兒做了杜家的孫女,我們周家對不住姚家,才不敢讓溪姐兒在這邊多留一日的。”

這就是玩笑話罷了。

“你就誑我老婆子吧,”杜老夫人笑道:“我知道你們周家個個都是做學問的,溪姐兒定是在周家上著學呢。”

夫人笑了笑道:“當年我爹為了找溪兒追到涼州,找到她回去之後睡覺也抱著吃飯也抱著,他從小把溪兒抱大的,離開她一天都不行。”

“我知道啊,親家公因為這件事遷怒你和正宸,”杜老夫人說道:“多少年都不肯回京啊。”

本來周家老太爺就氣自己女兒沒有給姚家守節,改嫁到了杜家,這回丟了外孫女,更覺得沒臉面對姚家,因此一怒之下帶著姚溪一直在周家的原籍紹興住著,好說歹說都不肯回京。

……

正月十七,白鷺書院開學。

繼之前海量背誦和題海戰術學了破題之後,溫之雨一邊講《孟子》,一邊穿插著講做八股文如何承題。

承題嘛,就是接著破題那句話,重新著重說明一下,將破題未盡的意思加以說明闡述,用來補足和完善破題,再一次照應題意。

一般的做法就是將破題的句子中的緊要字眼,摘出一兩個來,再說明一遍。

“衛景平,你站起來把《民既富於下》《三不待》中的承題句子背一下。”課上到一半,溫之雨開始提問。

衛景平背出來之後,他又將潘逍叫起來:“看出這兩篇是如何承題的了嗎?”

潘逍抓耳撓腮:“承題就是承接之意,接上而生下……”

溫之雨打斷了他:“我講過的東西,不用你再燙一遍剩飯,只說這兩篇是如何承題的。”

潘逍答不上來。

溫之雨看著衛景平:“還是你來說?”

衛景平拿不太準確地道:“這兩篇中的承題,作者有意把重點引向他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淡化了文題在書中的原義,作者個人的主張在承題句中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