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題目

◎武雙白立馬拒絕了他的提議:“那個你先走吧,我還要在這兒呆一會兒,幫衛姑娘……”◎

三人又說了幾句話, 吃完早點,拿上各自的考籃, 出了客棧乘坐徐家的馬車往甘州貢院去。

這次左丞相文嬰親臨甘州主持秋闈, 甘州府上下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因而一眼望過去,道路兩側差役巡邏不絕,路上行人車馬有序, 無一處混亂喧囂。

經過一番不小的波折終於能按時下場應考了, 衛景平精神振奮, 一路上不時露出淺淡的微笑。

卯時初, 衛景平和徐、晏兩位秀才抵達貢院, 站在正門前的空地上,望著正中懸掛的匾額上刻著“貢院”二字, 大門左右還有兩座對稱的牌坊,上面分別刻著“明經取士”和“為國求賢”的字樣, 他望著進門不遠處的龍門說道:“第二次來了。”

上回過龍門還是三年前院試的時候。

鄉試這個三年舉行一次的省級大考, 衛景平曾經研究過它的錄取率, 大概能低到百分之三、四的樣子, 據府學裏的老夫子馮耀說這是舉業中最艱難的一步,比會試還難, 要是跨過去了再往上走就相對容易些了,所以民間一直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頭。

徐泓和晏升也感慨頗多:“下回咱們就要結伴進京趕考了,也不知道京城的龍門是什麽樣子的。”

“衛小友。”有人大老遠看見衛景平就招手走過來叫了他一聲,衛景平看清楚他們時笑了:“方老友、李老友。”

是方不語和李勉兩個人結伴來了。

衛景平看見他們高興得不行,但大考當前, 只寒暄了幾句, 說了些幹巴巴互勉的話, 就到了卯時一刻,由主考官左丞相文嬰領著他們祭拜了孔子像之後,就該進“龍門”了。

他們幾人一手持身份文書,一手挎著考籃,站在長長的考生隊伍裏面等待例行搜檢。初秋的早晨偏涼些,前面有體弱的考生再脫衣檢查夾帶時凍得瑟瑟發抖,不停地傳來打噴嚏聲。

終於輪到衛景平了,他倒還好,經過仔細搜檢後,他快速穿好衣裳鞋襪、過了龍門,按照自己的考牌號找到號房,走進去又找到貼著他名字的考號,放下考籃打量著。

不是臭號,也不是角落低窪之處,兩塊號板齊全,上面的木板做桌子用,下面的做椅子使,想要睡覺時,就將兩塊木板拼起來做床,身後凹進去的格子中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硯台等作答書寫的用具。

只是號板上蒙了一層灰塵,他掏出帕子來擦,很快黑了一條。

有那些沒帶夠手帕的考生,幹脆擦也不擦,直接坐了進去,而後用袖子一抹,登時出來一方正好能放考卷的幹凈地方。

衛景平落座之後擡眼在考號內掃視了一圈,這回徐泓的運氣好,分在他斜對面,終於不跟臭號挨邊了。

晏升和方不語、李勉他們還有上林縣的江一楓、朱悠然等他認識的考生都分得比較遠,他甚至沒找著他們。

沒一會兒,貢院的大鐘被敲響了。

身著紫色官袍的主考官文嬰與副主考官張得在甘州府一眾考官的陪同行走進考號,全場巡視一圈後向眾考生高聲說道:“甘州府XX年鄉試奉旨開考,諸生不得作弊,若有違考規……”

反正就是開場訓話,就跟上輩子高考開考前監考老師吼一聲“把跟考試無關的東西統統放到講台上來”一樣,沒什麽新意但也沒法省去的那一套說辭。

坐在這裏的考生最少也是第三次進考號了,人人都比較淡定,文嬰說完這番話也不多啰嗦,看看時間差不多了,直接命分發試卷。

拿到試卷,同前兩次一樣,衛景平先仔細檢查一番試卷有無缺頁、遺漏、模糊的地方,確認完好之後,他才去看題目。

《敢問交際何心也》。

當他看到這個八股文題目時,當即在心裏罵了句:啊萬惡的科舉制度。

這是一個全章題,題目出自《孟子》,有375個字,對,這是題目,有這麽多字,而且內容紛繁雜亂,要想將題旨拎出來闡釋清楚,太考驗他的概括能力和駕馭文字的水平了。

難就一個字!

……

貢院外,衛景川等開考的鐘聲敲響之後才轉身回客棧。

鄉試一共分三場來考,每場考三日,即初六,初九日、十二日進場,考試後一日出場,因此他把衛景平送進去之後,再來接人就是兩日之後了。

來之前衛景平怕他無聊,專門帶了一套連環畫小人書給他看,衛景川回到客棧閑著無事,就翻著那套書打發時間。

看著看著,一個字還沒記住呢就睡著了。

可是躺在床榻上總是睡不清凈,似乎是隔壁房間有人在哭泣,光哭泣就算了,他還哭一會兒撞一下墻,把個衛景川給吵得暴躁不已。

他拎著刀把子搗了搗那墻面:“要哭外頭哭去,老子……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