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弄瓦之喜

◎你我就此哭別吧。◎

饒不過去了。

衛景平起身行禮, 淡然自若地道:“在下不才,願獻醜一首為諸位大人和同年助興。”

他也表現得能七步成詩詩是早就寫好的, 腦子裏有現成的, 他只要裝模作樣踱幾步就能開口了:“桂榜榮貼甘州南,拔盡鄉英萬口談。貢院佇聽舉子名,賓筵試詠鹿鳴三。”

後面幾句便是拍馬屁頌聖了。

先不論詩作得怎樣,衛景平先把個出口成章給表現得到位了, 就算有人挑刺, 也只能說他詩才平平, 但肯定給甘州府丟不了臉。

“嗯, ”張得也很給他面子地點評道:“才思來得可真快。”

眾舉子之中有人低聲嗤了聲:“俗套, 咱們還是等著聽徐亞元作詩吧。”他的聲音不大,但是在座的人都聽見了。

他這麽一說, 反倒叫下一個輪到的徐泓不大自在了,他來赴宴的時候本來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是想在主考官面前壓衛景平一頭的, 但此刻他不這麽想了, 徐泓才不會叫旁人如願去看衛景平的笑話, 他還要罩著衛四呢, 因此略一沉思,也以一首文采平平的詩糊弄過去了。

方才存心踩一捧一的舉子:“……”

因為聽了徐泓作的詩之後實在是誇不出來, 於是訕著個臉,悶頭吃菜去了。

本來不自覺有那麽一點點緊張的衛景平狀似不經意對徐泓投去微笑:徐兄台這人能處。

還真別說,後來陸續有幾個舉子做出了贏得滿堂彩的詩句,但人家一開口就能叫人聽出是真才實學的輸出,並不是要跟誰一較高低的, 衛景平也不吝慕才之心, 每每報以最真誠的誇贊。

但也不是每個舉子都有多高的詩興的, 有人被點名了甚至現場謅了首打油詩,惹來一片哄笑。

這時候衛景平並不會出言諷刺,也就跟著一笑了之。

張得見他心思坦蕩,有些器量,微微點了點頭:文相選出來的門生,果然不差。

只是這次機緣不巧,此子未能拜在文嬰門下叫他點撥學問經濟,可見還是差了點兒運氣。

又作了會兒詩,這時每桌上來一道八寶鴨子,一道金錢鹿肉,方才消耗了些能力,舉子們見著可口美食立刻詩意闌珊,說起這道美食來:“……鴨一只,糯米二兩、香菇三朵、板栗四顆,鹹肉五片,青豆六粒,幹貝七粒,冬筍十根,糖鹽佐料等配好之後放入鴨肚之中……甚費功夫啊。”

他能說出這話來,一聽就是懂吃的。

衛景平夾了一筷子來吃,果然肉緊實又肥美,口感極好,叫他忍耐不住吃完又來了一塊。

後面立刻有人說那道金錢鹿肉:“這裏面得放豬肥膘肉,先在石板上炙出油來,再把那鹿肉用紹興黃酒給腌了,10株鮮榆黃蘑、芹菜剁碎……”他一口氣沒歇說出怎麽烹金錢鹿肉,驚呆了四座。

紛紛拿起筷子去嘗,而後不住地誇甘州府的金錢鹿肉做得鹹香可口,鮮嫩醇美。

張得:“……”

他一時沒想明白,這不方才還在錦心繡口地作詩呢麽,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就又回到吃喝上了。

算了,反正甘州這地方,鹿鳴宴上也肯定得不了類似“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的佳句,不跟著他們吃喝還能咋滴,他也舉起筷子夾了一片金錢鹿肉。

嗯,真香。

……

鹿鳴宴一散筵席,才從知府府出來,衛景平他們就收到了來自其他舉子組織的期集,的邀請。

當朝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舉人或者進士及第後第一件事不是錦衣回鄉去拜謝祖宗,而是組織起來召開一同進過號舍,有幾天號舍情誼的同學會,後世同學聚會時間很短,相聚最多一頓飯,輪流凡一下吃完了各回各家。

大徽朝的新科舉子同學會則不然,他們要開那種曠日持久,從鹿鳴宴結束開始,這期間滯留在省城的舉子們每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每次聚會不光要吃飯,還要郊遊、上青樓添個一同嫖過的哥們兒情誼,一聚,他們叫“期集”,就是二三十天。

光一同吃喝玩樂還不算,還要寫個同年錄來,把這科一百多號舉子的姓名、名次、籍貫等都要統計出來,之後謄寫抄錄,最後分發到每個舉子的手裏,個把月都兜不住。

一回期集搞下來,少說也得花費上百兩銀子,就挺燒錢的。

為什麽搞這個呢,有個普遍的說法是“同年期集交誼日厚,他日仕途相遇,便為傾蓋。”,意思是日後一同走上仕途,看著曾經一塊吃喝玩樂的情分上,要相互幫襯著,奔著功利去的。

聽說中了進士再搞期集呢,朝廷就會專門撥錢給他們燒,但是只中個舉人就沒人拿錢給他們燒了,要想燒錢,只能他們自己籌錢去燒,所以他們是用湊份子錢的辦法,怎麽湊呢,就按照桂榜的名次來出,比如說解元出六兩銀子,亞元出五兩銀子,經魁以下出幾兩幾兩,反正不是強制也沒有定數,全靠商量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