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龍城郡

◎“一想到要進國子監做六年八股文章,我就不開心。”◎

衛景平對他的不著調已經習以為常:“……”

還哭別呢, 哭個頭啊他只想發笑。

“夫子的意思是說,此次朝廷從上林縣抽調的兵丁, ”衛景平繼續說正事:“是要派去戍守新郡的吧?”

顧世安呷了口茶, 給了他個“不然呢”的淡淡反問的表情。

衛景平此刻恍然大悟。

怪不得只抽調了兵丁而沒有告知去處,用顧世安的話說,新郡是朝廷使了手段從北夷人手中誆得來的,必定怕北夷人反悔了再生兵戈, 為求穩妥, 所以要等到戍守郡門的將士一到, 朝廷才會頒發聖旨告天下知曉吧。

不得不說, 朝中還是有能臣舉著兩把刷子在幹活的, 叫人有點佩服。

倒回過來說,難怪甘州府秋闈泄題的事情沒有掀起半點波瀾, 這事兒與朝廷開疆拓土的大業一比,簡直九牛一毛, 隨便發落個倒黴蛋, 堵住禦史台言官的嘴, 關起門再命謝回罰酒三杯, 就翻篇了。

畢竟置新郡能給朝廷帶來土地、人口和賦稅,秋闈能幹啥, 少拔擢一個甘州府的學子,又不耽誤每年的翰林院還是要被擠破頭。

如此看來,對於讀書人來說天大的事,放到朝廷眼裏,也就是一“咋呼”而已。

他就說, 這老顧跑去京城捅了個簍子, 怎麽還敢回來該吃吃該喝喝, 樣樣不耽誤呢。

真是每一個環節都被他算無遺漏了啊。

想到這裏,衛景平忽然一凜,多少把顧世安方才說的話當了點兒真:“夫子,你該不會……該不會要去新郡了吧?”

一想到這個可能,他心上還泛起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來了。

另外,他才發覺自己一直以來漏了件事:顧世安跟謝回,到底什麽仇什麽怨?

上次樊先的事,顧世安憤然出手押題幫他,以一己之力逼得朝廷更換了甘州府的主考官,難道僅僅是為了他這個學生嗎?

感激過後又覺得不完全是那麽回事。

此事衛景平至今都迷迷糊糊覺得有點霧裏看花不太清楚。

“夫子,你跟謝大人……”衛景平聲音極輕地問顧世安。

顧世安掏出幾個銅板扔給他:“去買兩份臭豆腐來。”

一份臭豆腐換一個問題的答案嗎。

成交。

衛景平拿著錢屁顛屁顛地上了繁樓。

許德昌見了他險些激動得哭出來,雙手顫抖著:“平……衛老爺。”

衛景平那手背輕拍了拍他越發大的肚皮:“我想繁樓的菜了許掌櫃。”

這這一下便叫許德昌破功了,帶著淚花笑道:“平哥兒你想吃什麽,我這就叫人給你做。”

“給我來兩份臭豆腐帶走的,”衛景平說道:“顧夫子要的。”

許德昌知道他還有事要辦,就不留他了,等兩份臭豆腐做好拿上來,又說了兩句話,便放衛景平下了繁樓。

等他一溜小跑回來把“噴香”的臭豆腐往顧世安面前一放,那人卻說:“兩個問題我只能告訴你一個,你選吧。”

衛景平:“……”

就很暴躁是怎麽回事。

“夫子,你是不是要去新郡?”衛景平選了這個。

他記得當年還在白鷺書院念書的時候,有一次顧世安講史,說到永嘉之亂後的西北涼州一帶“秦中川,血沒手腕,唯有涼州倚柱觀。”,就是沒有遭受戰火的毀滅,當時以中原大儒郭荷為首的士族便遷往涼州,在涼州辦學校,傳播文化,使那裏的文風一躍而起,蠻荒之地逐漸融入了禮儀之邦的血液,直到後世的甘肅武威還留存著當地為了紀念郭荷而修建的孔廟呢。

顧世安該不會是想效仿先賢,跑去西北的新郡開辦書院,傳播文化吧?

沒想到顧夫子這麽崇高格局這麽大,他之前都小看他了。

“吃吧。”顧夫子沒正面回答衛景平,他將一份臭豆腐推到衛景平跟前:“吃完哭大聲一點。”

添點兒辭別的氣氛。

衛景平霎時鼻子一酸,要不是他強忍著,立刻就落淚了:“夫子……那思炎呢?”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院試之中,白鷺書院的傅寧考中了案首,顧思炎則中了第五的名次,二人都是甲科的秀才,如今已經入鹹州的府學念書去了。

顧世安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個拖油瓶侄子:“他啊,他在這兒挺好的。”

這意思是不會帶顧餅圈走了吧。

衛景平:“……”

老顧有點狠心啊。

“對了,你呢?”顧世安吃完了臭豆腐,一臉饜足地眯著眼沏了熱茶端在手上,無所事事地問衛景平:“中了舉人之後有什麽打算?”

“聽說甘州府不久會從新科舉子中選出人舉薦到國子監去讀書,”衛景平如實說道:“此次鹿鳴宴時候知府孔大人暗示過我,我還沒想好,夫子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