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黎明

◎給太子秦衍求娶衛容與。◎

重重地挫了呂無疾的銳氣。

從雲驍帝到眾朝臣都精氣神抖擻起來了。

新昌府這邊。

次日, 姜聽最後一次收完糧食後,又告訴商賈們, 明日以高於市價4成的價錢收購食鹽, 和收糧一樣,還是持續三日。

商賈們看著馬車裏碼得齊整的紋銀,大喜過望,恨不得立刻飛回漓州拉上囤積的食鹽再飛回來, 只是當他們興沖沖想回到漓州府取囤貨時, 發現漓州城的大門緊閉, 他們進不去城了。

昨夜呂無疾屢吃敗仗的消息傳到漓州, 鄭王一個月造反成功的算盤被擊爛, 他氣得發瘋,忙召來幕僚商量事宜, 盤點庫銀和糧草等物資,要是不能速戰速決, 持久打下去, 手裏有錢有糧, 才有底氣, 不慌。

一個眉眼精明的錢谷師爺封渠說道:“殿下,漓州府以高價格大量收糧食, 對咱們不利呀。”他昨天去漓州的集市上轉了一圈,發現所有商行都沒有米面在售了,即便有,也是貴得牙疼,買不起了。

鄭王秦似道:“本王聽說戶部侍郎衛景平來了新昌府, 莫不是他的鬼主意?”

不像是新昌府知府姜聽那個老迂腐能幹出來的事兒。

他現在聽見“衛”這個姓氏就萬分頭疼。

師爺封渠回道:“殿下, 正是此人。”就是兩年前主張榷酒曲令, 讓朝廷每月從漓州府收去上萬兩銀的衛景平。

秦似怒聲道:“派細作給本王盯著他,看看他還有什麽鬼把戲,”緩了口氣兒,他又道:“想辦法從外省再買些糧。”

看樣子這仗得打到明年開春了,少說也得囤夠兩個來月的口糧。

“殿下,”另一幕僚秦舉說道:“在下怎麽聽說,除了新昌府之外,咱們西邊的鄂州府,北邊山陽府的漕運都停了?”

沒有商行販運糧食了。

鄭王聽了他的話之後心中像被重錘咚地敲了聲,運糧船沒了……他遲了會兒才勉強自我安慰道:“冬日河道結冰,商行的運糧船過不來……無需大驚小怪。”

眾幕僚面面相覷:“這……”

這時候探子來報:“殿下,新昌府高價收完糧食後,又開始收食鹽了。”和之前收糧是一個套路。

再後知後覺的的人這時候也反映過來了,這是要絕了他們的物資供應啊。

鄭王秦似盛怒:“姜聽欺人太甚。”

立刻下令封城,不讓任何一家商行運食鹽出城。

當然,那些出去的商賈也進不來漓州了。

……

被攔在城門外的漓州商賈們當時就炸窩了,紛紛朝城墻上喊:“……開城門,開城門……”

嗓子都喊啞了,漓州城內毫無動靜。

到了傍晚,刮起的西北風像刀子一樣往人臉上招呼,很多人都受不住了,哭泣聲越來越大,傳回漓州城中,家裏人坐不住了,紛紛去鄭王府前要求打開城門放人進來。

有雞賊的不用人點撥直接拿出銀子來,妄圖用錢擺平,結果鄭王府的人見有利可圖,立刻獅子大開口,向商賈們的家人勒索巨額銀兩。

他們的主子秦似得知後不僅不制止,反倒忽然想起了漓州城中還有這麽大塊肥肉,猙獰地大笑道:“嗯,想回來,就讓他們家把銀子都給本王,本王才允許他們進城。”

……

衛景平聞聽動靜穿著常服從新昌府出來,他走到商賈們跟前說道:“既然回不去漓州,為何不返回新昌府呢?”

他們不也常來新昌府的嗎。又不是什麽背井離鄉的。

商賈們聽了他的話紛紛看過來:“咦,這不是戶部侍郎衛大人嗎?”

“在下衛景平,”衛景平掃了一眼他們身後沉甸甸的馬車說道:“戶部在新昌府開辦了正通錢莊,存進入的銀子可以兌換成銀票,這銀票到了京城或者平遙縣又能兌換成銀子,不比這麽隨身帶著方便嗎?”

竭力推銷正通錢莊。

“戶部開辦的錢莊?”商賈們訝異地道。

衛景平說道:“正是。”

這會兒有匹馬披紅掛綠地拉著一輛馬車跑過來了,車廂上繪著錢莊和銀票的圖案,掛著衛景平金燦燦的龜印和身份文書,正中用大字書了一行字戶部官辦正通錢莊。

商賈們昨日就看見這輛馬車在新昌府的大街上晃悠,只不過他們賺了銀子急著回漓州城,沒仔細瞧罷了。

“官辦的錢莊有什麽不一樣?”善於動腦子的發問了。

衛景平說道:“咱們正通錢莊啊,拿銀子存進來托管,我們非但不要托管費,還按照一年1分2厘的利息算給你們。”

商賈們腦子轉得飛快:“你們給利息銀子?那錢莊如何掙錢?”

“錢莊用存進來的銀子往外面放貸,”衛景平真心誠意地說道:“放出去的利息是一年3分5厘上下,錢莊賺的是這個差價。”

“3分5厘?”有人驚得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衛大人說的是一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