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僥幸

◎“小叔,小嬸的娃娃保住了嗎?”◎

衛景川一臉茫然, 以為衛四還是要他幹傳統文官的活兒,拒絕道:“老四, 我幹不了。”他好像跟文墨有仇似的, 看見文字就打瞌睡,學字這麽多年了,才勉強看得下來小人書。

衛景平:“三哥想出海,掛上這個官職算名正言順的, 不然, 以三哥現在的身份, 冒險往返一趟, 什麽功勞都沒有。”

衛三卻再一次強調自己做不了文官的活兒, 叫他趁早打消心思:“別幹砸了讓人看你的笑話。”

衛景平耐心地跟他說了鴻臚寺典客署的情況:“三哥出海之後接觸外藩人,趁機學他們的語言, 我不信誰比三哥有這麽好出頭的機遇。”

衛三被他一番說辭忽悠住了:“他們那嘰裏咕嚕的鳥語咱能學會?”

衛景平:“三哥以前跟綽耶喝酒廝混的時候,不是還跟他學了幾句北夷話嗎?”

說給他們聽的時候還挺溜。

只要是個正常人, 放在語言環境裏磨一磨耳朵, 保管能學會。

衛三半信半疑:“渤泥國那些外藩人說的話, 跟北夷話一樣, 聽著聽著就聽懂了?”

“不但聽懂了,”衛景平說道:“還能跟他們一樣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話。”

衛三不太自信:“……那我試試?不過老四, 咱先說好,以後要是給你丟人了,不興怪我啊。”

衛景平:“……”

當晚他就寫了折子送往京城,為衛三向雲驍帝要官職,說是“要”, 實則他在折子裏用的舉薦鴻臚寺典客署丞一職。

看到他的折子後, 雲驍帝幾乎沒有猶豫說道:“衛景川當得典客署丞。”

當朝對外交往不多, 僅有的幾個藩屬國已經多年沒有給朝廷上貢、派遣使者來朝了,以至於典客署成了擺設,沒銀子沒風光沒前程,別說翰林院的庶吉士了,就是京城裏的世家子弟襲官,都不願意被分到那裏,是個極冷的衙門。

衛景川這次率領武進士們出海護航商船,沒個官銜說不過去,典客署丞給他再合適不過了。

雲驍帝立刻命下旨,封衛三為典客署丞,另賜了兩套官服,連同官憑官印,快馬加鞭地送到太倉府。

衛景川接了旨後,一眾官吏在市舶司江揚的攛掇下起哄:“衛署丞,日後在海外碰到稀罕物兒,別忘了買回來哄你兄弟衛大人。”

衛景川紅著個臉,拘謹地道:“江大人說笑了。”

眾人哈哈大笑。

“江大人,”等他們鬧玩了,衛景平才問:“沈家和竇家那裏,一共報了幾艘打算出海的商船?”

江揚說道:“這兩家加起來一共有七艘商船向市舶司申請了出海的公憑。”

“謝大人,”衛景平點了個頭:“這兩日請解大人雇當地造船的能人看看,把七艘商船細細檢查一遍。”

他對現有的商船很不滿意,他記得上輩子在博物館看到介紹,經過考證,明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以鄭和為首的護衛所乘的船,長四十四丈四尺,約140米,闊一十八丈,寬約60米,寶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達上千斤,啟航的時候要動用二三百人……而當朝最好的船長不過40米,寬約12米,船上只有三根桅杆張帆,無論是從運載量還是從碼力上,都不理想……但是工部沒銀子給市舶司造船,只能將就著用,以後再說造大船的事情。

謝映說道:“除了商船,還有渡海腰舟,以及航海時需要帶著的物資,下官都會帶人一一查驗。”

他一直在做這些準備。

六月中的夜晚,風將荷花的清香送進窗欞,吹散了衛景平僅有的一絲睡意,他披衣起身,走到天井裏坐在了藤椅上。頭頂星河燦爛,他靜靜地看著,直到四更天的更鼓聲從街巷處悠悠傳來。

天一亮,衛景川就要帶著武進士護衛商船出海去了,他也要啟程返京,許是心中所想所思過多,故而今夜遲遲不能入睡,要睜眼到天明了。

“大人,”衛五月打著哈欠從屋裏出來,搬個小板凳在他身邊坐下:“明日還要回京呢,您怎麽不睡覺啊?”

衛景平:“睡不著。”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心裏面很躁,躁得他無法入睡。

衛五月找來艾草熏上:“大人,算著日子,等咱們回到京城,您又要當叔父了。”

衛景英他媳婦兒要生了。

“嗯,”衛景平早幾點前就采買了太倉府當地逗嬰兒的小玩意兒,打包好了,只能明日裝進馬車帶走:“明日一早記得去買些吃食,帶在路上。”

他這次要帶的東西較多,因而不騎馬,而是駕車回京。

衛五月心道:大人您大概沒交代清楚,是要買些能存放的吃食帶回去給家裏人嘗嘗鮮吧。

他尋思了片刻再去看衛景平時,發現自家大人在仰頭看著天空發呆,眼睫毛一動不動,好似入定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