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

文德殿。

符皇後坐在床榻邊,輕聲說著自己今日處理的奏章。

“曲阜孔家派人上書申請免田地稅,此舉得到了三位宰相的認同。妾身卻覺得至聖先師有教無類,傳文化於天下,乃萬世師表,值得天下人尊重。朝廷可以為孔聖修廟祭祀,可安排孔家後人於廟中為官,常供香火,這是孔聖應得的尊重。可孔聖後人百十,人人擁有大片土地,又有什麽功績繼承孔聖福祉?”

“妾身回絕了孔家的提議,曲阜孔家,照平民例納租上繳稅賦,不予任何特權。”

“還有淮南今年大旱,諸多開墾的荒地,收成都不好,甚至還不夠還秧苗借貸,江淮百姓愁苦,不知如何還貸。”

江淮向來富庶魚米之鄉,大周取江淮後,組織百姓開墾荒地,恢復民生。

去年江淮大豐收,朝廷得到了大批糧草,以作此次北伐之用。

郭榮聖心大悅,特別命江淮官員繼續組織百姓開墾荒地。

不想今年天氣異常,江淮多月無雨,水位下降得厲害,大部分田地得不到及時灌溉,收成欠佳。

尋常百姓極少培育秧苗稻種,大多都是專人特別培育,百姓或向官府購買或向官府租借,以秋收時,以糧食歸還。

朝廷特許的良心借貸。

這再良心的借貸也得有借有還,現在江淮百姓受旱災影響,還不上朝廷貸,上下惶恐。

江淮官員將情況反映給了朝廷。

符皇後輕聲說道:“春耕時,太史令就察覺江淮氣候異樣,有官員說此時借百姓秧苗稻種,恐百姓無力償還。妾身記得陛下當時即道‘朕為天子,天下百姓如同朕子,豈有子倒懸而父不慷慨的道理’。故而不計得失,將秧苗稻種分發需求百姓。”

“妾身心懷陛下仁政,鬥膽做主,免去了江淮今年的田稅……”

……

符皇後一字一句地說著,將自己今日處理的政務一一細說。

說著說著,眼淚就不自覺地流下來了。

符皇後極為聰慧,她知自己的丈夫忌憚父親符彥卿的威懾,從來不過問朝政,也知他脾氣不好,每當他盛怒時總是從容勸說,免得他對兵將施暴而影響軍心。

此次迫不得已,手握天下權柄。

面對廟堂的鉤心鬥角,面對相權過大而皇權漸漸旁落的局面。

符皇後也有些心力憔悴。

只是她不能倒下,丈夫的托付,還有自己六歲的兒子,都得硬撐下來。

在人前符皇後不敢有任何懈怠,但在自己丈夫面前,淚水還是忍不住落下。

“不哭不哭!”

符皇後駭然擡頭,看著床榻上勉強擠出笑臉的丈夫,驚愕的一時,發不出任何聲響。

郭榮虛弱笑道:“莫要吱聲,朕就想看看,這廟堂之上,還有多少小醜。”

他的病情是越來越重了,六日前頭痛欲裂不省人事。

虧得宮中禦醫妙手回春,用金針將郭榮從生死邊緣救了回來,便是如此,郭榮也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全靠鼻飼術續命。

到了第四日,方才漸漸有了意識,但依舊手不能動,口不能言,就好像靈魂尚在,身體卻不是自己的。

符皇後每天晚上都會將廟堂上的事情細細對郭榮說,那一天正好是議政廳提議讓李昉擔任薊州刺史。

也是郭榮不能理政,符皇後所掌的皇權與範質為首議政廳的相權沖突最大的一次。

符皇後覺得應該從舊制,讓武臣擔任這個刺史。

但範質、王溥、魏仁浦皆以為薊州情況特殊,以文臣來當這個刺史,更便於管理被契丹統治多年的百姓。

符皇後手握皇權,但無威懾力,論及口才哪裏是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的對手。

最終由符皇後妥協。

郭榮聽得符皇後說及此事,隱隱覺得事態出乎自己的預料。

自己給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調兵的權力是為了制衡武臣,達到文武平衡的地步。

可不是為了給皇權設置障礙,影響皇權的……

自己這邊還沒斷氣呢,以範質為首的相權就開始挑釁皇權了?

其實這一切都跟羅幼度有著密切關系。

歷史上範質跟趙匡胤一早就暗通款曲了,但兩人放開膽子為自己謀利,還是耐著性子等郭榮去世。

現在不一樣了,範質原本也打算等郭榮去世,再展開對羅幼度的打壓。

可羅幼度速度太快,不過五日就拿下了薊州,準備班師回朝了。而符皇後的能力,又遠在範質的意料之外。

範質心底清楚,能力出眾的符皇後一旦得到羅幼度撐腰,他這個宰相話語權將喪失大半。莫說跟皇權比,連羅幼度都比不上……

範質幹了多年宰相,論及威望,不及當前羅幼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