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

柴克宏看著李弘冀那一臉期望的眼神,緘默片刻,說道:“末將自當效命。”

他說著作揖準備去了。

李弘冀眯眼看著柴克宏,讓人將兵馬都監孫震叫來。

“太子殿下!”

李弘冀看著面前自己提拔的心腹,說道:“此去攻打中原水寨,你替孤盯著大都督,若他全力一戰,自當配合。倘若他畏戰不前,便由你指揮大軍,不管用何手段,務必要攻破中原水寨。”

孫震心底先是一驚,忙道:“大都督對我江南忠心耿耿。”

李弘冀抿著嘴,說道:“我也知大都督之能,只是他與中原羅幼度關系非凡,不可不察。”

柴克宏與羅幼度的關系並非秘密。

柴克宏位列武臣之首,又跟羅幼度關系密切。

江南上下內鬥不止的廟堂早有文書彈劾。

但都給李景、李弘冀壓下了。

李景是不在乎,他覺得柴克宏與羅幼度的關系,可以更好地緩解兩國潛在問題,避免兩國交鋒。

而李弘冀則是無人可用。

淮南之戰,江南的精銳及大將不是投敵就是陣亡。

本就不尚武的江南已經沒有多少值得信任的大將了。

柴克宏現在是江南唯一拿得出手的名將,李弘冀能夠坐穩這太子之位,也虧柴克宏當年在常州之戰,以一群老弱兵卒大破吳越換來的。

對於柴克宏的能力,李弘冀極為依賴,甚至於破例將他提拔為大都督。

柴克宏也確實展現了不俗的軍事能力,在指揮江南水軍與中原水軍交戰的時候,多次取勝。

但李弘冀總感覺柴克宏未有盡力,總是留一手,見好就收。

這兩軍對峙了兩個多月,快三個月了。

柴克宏屢屢在長江上戰勝中原水軍,可真正細究起來,雙方的傷亡並不大。

柴克宏在取勝打退中原水軍之後,下一步大多都是自己撤軍,而不是乘機掩殺。

柴克宏的解釋是他覺得中原收著打,並沒有真正的使力,追擊過深,容易為對方所趁。

李弘冀聽了一次兩次還行,但次次如此,難免懷疑。

現在嶺南打不開局面,潘美壓嶺南漢國擡不起頭。

巴蜀已經滅亡,大理不知什麽情況。

現在唯有江南占據著主動,李弘冀從一開始就堅信唯有自己能夠打開僵局,埋葬中原朝廷的英雄,只能是他李弘冀。

孫震雙手抱拳,說道:“屬下明白!”

李弘冀走出帥營,站在高處看著舟船調動的江南水軍,瞄了一眼在洪州受苦的李景、李從嘉,低聲道:“父皇,你就看著吧,看孩兒如何力挽狂瀾,將我大唐的旌旗插在汴京城頭。”

浩浩蕩蕩的江南水軍,馳騁在大江之上,直奔江北而去。

……

揚州江北水寨。

曹彬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江南水軍北上的消息。

“都部署,此番江南水軍幾乎傾巢而出,這是打算強行攻我江北水寨……再不出兵,我軍士氣何存?”

說這話的是趙匡贊。

他名字與趙匡胤有些像,但跟趙匡胤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趙匡贊原名趙美,後改名趙匡贊,幽州薊縣人後唐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之孫,契丹大丞相趙延壽之子。後漢隱帝時拜左驍衛上將軍。後周建立,歷官左、右羽林、龍武等統軍。淮南之戰時,屢戰有功,以功授保信節度使,在中原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老將。

趙匡贊性格很好,並沒有老將的桀驁,很配合曹彬的工作。

只是隨著曹彬屢屢避戰,趙匡贊實在看不下去了。

曹彬卻意味深長地笑道:“終於忍不住了!趙將軍,稍等片刻,待人來齊,本都自有安排。”

曹彬不再多言,而是讓人去將張雄、舒元、韓重赟、唐景思、張從恩、趙晁請來議事。

不多時,曹彬的帥帳已經聚集了多位此次南征的將官。

曹彬見諸將到齊,說道:“想必諸位已經得到了消息,江南水軍此次幾乎傾巢出動。目的明顯,這是要將強攻我軍的江北水寨。”

唐景思忍不住道:“江南賊子實在過於猖狂,都部署,您還能忍得?”

他語氣有一點小小的抱怨。

這將軍唯有在戰場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意義。

三路征伐大軍,羅幼度、高懷德率領的兩路兵馬早早地殺入蜀地,滅了孟蜀,甚至還不過癮,直接去找了大理的麻煩。

而他們呢?

困在江北近三個月,一寸土地都沒拿下來,水軍甚至還吃了小虧。

要不是他們陸軍下不得水,早就憋不住了。

曹彬此刻笑道:“當然忍不得,忍了許久,為得就是今日。”

聽曹彬如此說來,諸將心中恍然。

原來這都是計,為了讓江南水軍,傾巢而出,然後一舉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