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羅幼度

即便不是太子級別的迎接,羅幼度也給了錢弘俶極高的待遇,讓王溥、魏仁浦這兩位朝廷地位最高的宰相,親自出城迎接。

這個時代重禮,禮越盛,則意越誠。

錢弘俶也倍感有面子,想著留從效腆著臉來等候,自己這番榮耀,可是他沒有的。

但接下來呈獻《納地表》,錢弘俶見中原朝廷官員熟練的模樣,又忍不住有小小的吃味。

雖說吳越國大,納地的流程卻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吳越人才多,吳越的《納地表》是由吳越大書法家大文豪林鼎所書,寫得是慷慨激昂,大義凜然。

羅幼度聽了都不免觸動,對於錢家的封賞,也毫不吝嗇。

留從效的歸順,只能算是地方小軍閥的投誠。

而錢弘俶那是真正領著一個體制完全健全的吳越一國,待遇自是不能相比的。

錢弘俶直接封為膠東國王,依舊貴為王爵,還有守太師、兼中書令,同平章事銜位等一系列,雜七雜八的稱號頭銜。

錢弘俶謝恩叩拜,臉上激動,心中卻是古井不波。

他自是知道此國王只是虛名,並沒有膠東實權。本人會如留從效一般,留京師奉朝。再高的爵位,再多的俸祿,亦不可能比得上他之前的吳越國主。

但羅幼度隨後一段話,直接讓他感動得淚如雨下。

“自藩鎮割據以來,天下崩壞,前朝無力阻止。叛臣,不肖兒孫,以下犯上已成為常態。近百余年間,天下戰亂不止,幹戈不息。以至於我諸夏為異族所欺,華夏鼎器為契丹所盜,朕深以為憾。”

“天下如此,然吳越之地,至錢镠起,上尊中原,下安百姓。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錢氏之祖,武以安民定亂,文以佐理經邦。閱其謝表、八訓、遺囑及致董昌之劄,並覆邗江楊氏之信,朕深受感動。錢氏一族,勝殘去殺、累仁恩於百年;保大定功,啟明聖於千載,當為百世之模範,朕特許保留錢氏宗廟,以供天下人祭祀。”

此言一出,周邊微微嘩然。

錢弘俶原本裝的激動的身軀微微顫抖,淚珠滾落,跪伏於地,叩首道:“臣叩謝陛下浩蕩隆恩。”

古代立廟可是天大的事情。

依照周禮唯有君王方可立廟祭祀,故而昔年蜀漢有人提議給諸葛亮立廟,劉禪不許。

結果給人說成劉禪對諸葛亮的不滿。

卻不想想這古往今來,臣子最大的待遇就是配享太廟,哪有皇帝給臣子立廟的道理?

直到魏晉往後,私人才漸漸可以給祖宗立廟,但也只是限於家廟,僅限自家人祭祀。

如果公開祭祀,那就是淫祀。

地方官員可以直接搗毀,甚至將宗族問罪。

羅幼度這一道旨意卻是承認了錢家宗廟的合法地位,讓錢家在吳越一地,享受百姓香火。

對於一個家族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錢弘俶做夢也想不到羅幼度會如此大度,感動得無以復加。

其實如諸葛亮一樣,錢镠在吳越的威望太高。

即便朝廷不許,一樣會有人私底下祭祀。

與一般糊弄百姓的淫祀不同,錢镠與之吳越,等同諸葛亮與之蜀漢。

那是真正的深入人心,不可能禁止的。

與其如此,不如彰顯自己的大度。

何況錢镠也確實有資格受到供奉祭祀。

獻表過後是老套的宴會。

羅幼度在升平樓款待錢弘俶與一眾吳越官員。

錢弘俶對於羅幼度是感恩戴德,不住地勸酒,掏心掏肺地說著感激的話。

跟著錢弘俶一起來的大臣也是如此。

一座廟宇不只是讓錢弘俶歸心,吳越官員也是如此。

羅幼度看著沈虎子、沈念、崔仁冀幾人,眼中滿是歡喜。

中原與吳越往來密切,對於吳越朝的官員有一定的了解。

吳越朝政清明,中下層官員不好說,但是隨著錢弘俶一同入京的幾人,皆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尤其以沈虎子為最。

不過真正讓他感興趣的還是沈念這位沈二相公。

他在杭州廟堂上的那一句“臣不敢”,即便是羅幼度都有所耳聞。

也是這一句“臣不敢”,促使了錢弘俶完全放棄了對抗中原的意思。

“沈卿!你的不敢,最是大膽,陪朕喝一杯……”

羅幼度舉杯敬酒。

沈念受寵若驚的道:“臣只是識實務,實話實說。”

吳越納土,對於中原朝廷的好處遠遠超乎羅幼度的意料。

吳越本土是這個時代唯一未受大動蕩的土地。

且與孟昶、李景不同,錢家幾代國主都以護民為主,極少苛刻百姓,行奢靡之事。故而治下所有州府皆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尤其是杭州、蘇州、湖州格外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