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宮

汴京開封城北新郊外。

羅幼度看著周邊熟悉又帶著幾分陌生的景象,笑著對身旁的韓令坤、石守信、盧多遜、韓微等人道:“這是我兒的功勞。”

城北郊外原本是各大士紳的莊園,他們在城裏有自己的屋邸,城外有自己的別院。

或是休息的時候住上幾日,或是夏日避暑之用。

汴京的人口早已飽和,城內的土地是寸土寸金,很多京官根本都買不起城裏的房子,都是在租房子住。

若非羅幼度早早的透露出遷都之念,汴京的地價更會起飛,壓制不住。

即便是如此,在真正決定遷都之前,汴京開封的地價只會漲,不會降。

羅幼度早有心擴充開封,只是很多事情得一步步來,不能如楊廣一樣,想到什麽就幹什麽。今天擴東都得罪關隴集團;明天打腫臉充胖子,花費重金不惜血本招徠周邊國家來華朝貢通商,還命令商人要穿華美衣服,面對外商熱情款待不收一分一厘,得罪了士紳商賈;後天修運河,苦了中原江南百姓;大後天再來個征伐高句麗,將整個河北山東百姓,攪的一團糜爛。

毫不客氣的說,隋朝不滅,天理難容。

這改革無可厚非的得罪一批人,得一步步來,想到什麽就立刻執行,哪怕政令再好,也會受環境影響。

故而羅幼度並不急著得罪汴京城裏的富商豪紳。

畢竟羅幼度即位的時候,天下還未一統,東征西討的經濟很是吃緊。

汴京城裏的富商豪紳沒少出錢出力,羅幼度自然不會去傷害他們的利益。

隨著吳越的投降,天下的一統。

大虞朝廷得到了吳越數十年兢兢業業發展的國庫,國內各類貿易逐一展開。

朝廷的經濟復蘇,已經不需要依靠汴京城裏的富商豪紳支持。

羅幼度雖做不出鳥盡弓藏這沒品的事情,對這些富商豪紳動手,但為了大虞的發展,也不會顧念什麽舊情。

在一年前,為了考驗醜醜,他遙控朝廷,提出了擴充汴京的提議。

即便未來汴京開封會因為遷都而歷史地位下降,但此地水陸貫通,連接東西南北,依靠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最後即是撤去了東京的地位,也會有條不紊的發展,只是不會如歷史上那般畸形。

擴張汴京的提議是工部沈虎子提出來的。

他已定好了方略,並不動城裏分毫,只是將南北城郊歸為國有民用,也無須修建城墻,等於是在城郊多建兩個城區發展。

此提議一出,自然有諸多官員展開博弈。

尤其是那些在南北城區有別院的官員,或者利益受損的群體,反對的最為激烈。

他們或是上書,或是通過各種方式手段找人說項,意圖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拖延此事的發生,甚至還有不少“書生百姓”跑到開封府抗議。

這情況要是在十年前,決計不會發生的。

挑釁朝廷?

多少人都不夠兵頭砍的。

就是因為開封府在寇湘的坐鎮下,深入人心,而是汴京作為國都是天下最富足,思想最先進的地方,才會有這種情況。

醜醜扛住壓力,選擇了立刻擴建汴京的方案。

醜醜這一點頭,接下來一切自然好說了。

以竇儀為首的宰相協同工部成功拆除了南北城郊的別院,規劃建造城區,將新城郊往北方推了五裏。

看著新城郊還未竣工的新別院,羅幼度笑得格外開心,比他打了一場大戰更要痛快。

他深知做這一個決策,說起來簡單,真行動起來,並不容易。

尤其是在遇到諸多阻礙的情況下,能夠短時間內作出決定,而不是特地征求自己的意見,或者拖延著等自己回師,直接就拿定主意,難能可貴。

盧多遜、韓微自然明白羅幼度的意思,紛紛誇贊醜醜年少果敢,有陛下之風。

至於韓令坤、石守信則更進一步,直言醜醜有明君賢主之器。

文武之間政治上的敏感在這裏一眼可見了。

羅幼度對於醜醜的態度是明確的,但醜醜終究沒有立為太子,不是虞朝的儲君。莫說不是儲君,即便是儲君,歷史上廢棄的亦不在少數。

故而盧多遜、韓微贊的是“有陛下之風”,就是為了避免意外,這簡單的奉承給人利用。

韓令坤、石守信卻沒有這個心思。

再說了,皇後符清兒是符彥卿的女兒,本就屬於軍方的人。

羅幼度未即位的時候,家中的事情都是符清兒管理的,家中設宴,逢年過節的禮物走動,都是符清兒負責。

符清兒在韓令坤、石守信這類老人眼中更有一重嫂子的身份,理所當然的支持醜醜。

羅幼度並不在乎這些,只是有些歸心似箭,不知覺的加快了前進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