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

聽及緣由,羅幼度便不再多言了。

周小妹的情況他是了解的,周宗本是孤兒,僥幸成為李昪侍從,在重視門第出身的江南一路青雲直上,成為赫赫有名的周司徒,這一路艱辛,確實不易。

他熱衷仕途,半輩子都用在這方面,一味的向上爬,直到功成名就,才想起傳宗接代的事情。生周娥皇時已經六十,然後七十好幾有了周小妹。一直都是父女三人相依為命,而今周宗離世,周小妹孤獨無依,確實讓人心疼。

此去近乎兩年,宮裏宮外皆發生了諸多事情。

符清兒如聊家常一般,將一切細談。

宮裏的情況都是一些瑣事,目前為止後宮還是很和諧的。

折賽花是直性子,性格爽朗,跟符清兒很合得來。

周娥皇清冷高貴,不喜與人爭鬥,如宅女一般,平時撫琴自娛。

花蕊夫人情商極高,八面玲瓏,她自知出身不好,更不敢奢求什麽。

至於皇甫秀,存在感就更低了。作為高麗皇女,王昭當年將她送來,本就存著一定政治目的,並不得寵愛。隨著高麗的滅亡,她更加掀不起風浪。

符清兒自是鎮得住場面,只是大略一提。

真正的關鍵還是圍繞醜醜來說的,他不在的這兩年裏,醜醜負責監國,無可避免的接觸一些別有想法的文武官員,想要趁著羅幼度不在,利用年年幼的監國秦王達到某些目的。

符清兒深知後宮不得幹政的道理,平時從不過問政務。

但有人想趁她兒子年幼,忽悠誆騙她的兒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符清兒早已通過皇後的權力特地召見對方的夫人予以警告。

聰明的人,收到了警告,不敢再動。頑固愚蠢的,自持後宮不得幹政的架勢態度,不予理睬。

符清兒確實無法繞過宰相去懲治廟堂官員,可將對面名字記下,在此刻吹吹枕邊風,那是特有的權力。

羅幼度聽得很認真,潮水退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他不在京中的這些日子,很多牛鬼蛇神都會現出原形。

羅幼度聽著符清兒的敘述,腦海中已經大致有了一個方向。

果然在整活一方面,文人不會放人失望。

士大夫集團在他的默許下,已經為趙普摧毀,只余下殘兵敗卒。

歷史上影響大宋朝廷的文人集團,已經不復存在。

士大夫集團的核心來至於後周的文臣集團,他們以範質、王溥、魏仁浦為首。這一時期,他們在郭榮的支持下,掌握了一定的權力。因為給武將欺負壓制的太狠,文臣集團內部固然有矛盾,但真遇到事情,毫無疑問會凝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

歷史上趙匡胤是向他們這群士大夫集團妥協了,雖然他辦了範質、王溥,讓自己的人當了士大夫集團的掌舵者,但為了不讓自己黃袍加身的事件再次重演,一邊收繳兵權,一邊與文人集團達成協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大虞朝與宋朝都是繼承於郭榮的後周,他們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皆有一群不能不用的相對很團結的文人集團。

趙匡胤妥協了,羅幼度則沒有。

他一邊死抓著兵權,一邊扶持竇儀、宋琪、趙普來分化士大夫集團,還提出了一些列偏向利於文臣的政策:勸學、改革科舉、推廣教育等等等等,給士大夫集團一種依舊維持以文壓武的政策。

直到滅巴蜀、江南,吳越歸附之後,士大夫集團才覺得不對勁。

但為時已晚,羅幼度已經不需要他們了。

江南、巴蜀文風鼎盛,他們的文臣集團或許沒啥骨氣,偏於享樂,能力還是有的。其中也不乏韓熙載、徐鉉、徐鍇這樣的清流人氏。

羅幼度通過科舉提拔了一批人才,又接收了江南、巴蜀、吳越的人才,擺脫了對士大夫的依賴,最後用趙普將他們打散。

但要認為少了他們就沒有鬥爭,那便大錯特錯。

恰恰相反,文人間的爭鬥反而愈發激烈。

失去了主心骨的大臣們開始依附新的力量。

他們有的依附竇儀,有的依附趙普,有的依附宋琪,三股力量開始分食“士大夫集團”的殘余實力。

舊的模式打破了,自是迎接新的局面。

符清兒頓了一頓,說道:“還有一事,宋相公在年初舉薦二郎為作坊副史。”

羅幼度奇道:“他們很熟悉?”

符清兒口中的二郎是符彥卿的二兒子符昭願。

符昭願身為符彥卿的兒子,六歲就給郭威封興州刺史,領天雄牙將。但隨著五代軍閥一個個的泯滅,符彥卿也開始急流勇退。

符彥卿將長子符昭信趕出了天雄軍,次子符昭願也以無領兵之才為由離開天雄軍,符家一步步的交出了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