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魚溝

一天下來,十畝地‘井’字型的養魚渠,直接挖通了五分之一的工程量。

要是按照這進度,本來需要十天的工程,5天就夠了。

不過,石仲魁沒打算死命的用這一百人。

頭一天心情激動下,賣力氣倒是沒問題,可時間久了,僅靠幾個饅頭來補充人體的消耗,不可能長久。

而且一天下來,空間中功德欄中的數值還是10,也讓石仲魁明白,自己想再次獲得功德,應該得等到溝渠全部挖好,正式引水入渠,插上稻苗,放入魚苗之後才行。

道理很簡單,開工挖土,就表示稻田養魚之舉,正式出現在這個世界的北方。

這事傳出去,即便石仲魁這邊失敗了,說不定就有人跟著試一試。

所以天道算是認可自己的舉動對人道有利,封神之後人族也正式真正成了天地主角,這才給了功德。

再想獲得獎勵,那就得做出點成果才行。

想到這,石仲魁頓時感到渾身都是幹勁,回到住的二進院,稍稍用過晚飯,就在書房裏寫寫畫畫起來。

等福叔第三次過來提醒說,夜深了該休息時,石仲魁才滿意的看著書桌上的圖紙,笑著對福叔和順兒說道,“有了此圖冊,天下必然能少一二成餓死之人。”

福叔和順兒一驚,得到石仲魁許可後,滿心好奇的在書桌兩旁看了起來。

圖紙倒是很容易就理解,但看到稻田養魚可以除蟲、除草、還能增加稻田肥力,增產2到3成稻米時。

兩人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激動的渾身發燙,甚至心情激蕩之下,福叔後退幾步,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個頭。

“大郎此舉定能功德無量,小的替天下莊戶們謝過大郎。”

石仲魁並沒立馬上前扶起福叔,而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按照之前他的做法,肯定是謙虛一番,可知道付出就能有收獲,並且還是功德之後,心態就不一樣了。

好在石仲魁孤兒和在鄉鎮辦公室的經歷,讓他謹慎慣了。

心情舒暢之後,不由習慣性的上前扶起於福,“小侄即便有利國利民之術,卻也需要福叔這等心懷道義和良善之輩相助。

待到功成之日,才是慶賀之時。”

於福和於順父子倆大喜,自己求的無非就是親自參與進來。

即便不說為了天下蒼生這類的空話,僅僅是幫助石仲魁真的在北方的稻田裏養活了魚,並且真的讓糧食增產倆三成的話。

今後歸鄉養老,僅靠親眼見證和學到的技術,也足以讓於福名滿鄉裏。

而人的一生說白了無非就是名利二字。

回到臥室,石仲魁盤膝坐在床榻上,再次運功修行替代睡眠。

卻沒想到練氣二層的修為,不知為何忽然加快了不少。

停下來默默一想,很快想到這可能是因為自己身懷功德,而且功德還具現出來,作用於身體的原因。

這麽一想,石仲魁就更在意功德的多寡了。

除非到了必要時候,否則能不用就不用。

一夜悄然過去,清晨大概辰時一刻,臥室門外響起於順的聲音,“石先生,您起了沒?”

正在修煉的石仲魁耳朵動了動,開始收功,這才回了一聲‘等著’。

換了一身長袍之後,聽到吩咐的於順這才帶著兩個小丫鬟,端著洗漱物品走了進來。

“先生,莊戶們都已準備好了,就等您的命令去開工。”

“嗯”,石仲魁點點頭,洗漱和吃過早飯,去了現場後,看著莊戶們按部就班的開工,一天時間很快過去。

見工程超過預期,石仲魁不由吩咐於福明天去確定魚苗的問題。

是否有人像現代一樣挖池塘養魚,石仲魁雖然覺得肯定有,但自己沒聽過就無法確定。

不過他卻根據於洪高養了觀賞紅鯉魚來推斷,京城周邊百分百有人專門培育鯉魚。

作為古代最常見的觀賞魚,金鯉和紅鯉不僅達官貴人家常有,就是鄉間的鄉紳家都常見。

當然,稻田養魚肯定不能養觀賞魚。

但既然有人培育觀賞魚,那花點錢讓養殖戶侍候幾條河裏打撈上來,一肚子魚卵的大鯉魚並不難。

甚至聽於福說,有魚戶會人工取卵培育魚苗,對一些常見的病害也很有經驗。

而這也是石仲魁選了鯉魚,沒選草魚的原因。

雖然草魚更容易養,可第一次試驗,要的是成功率。

好在鯉魚也是出了名的耐寒、耐堿、耐缺氧,水深不夠時它也能活,而且葷素都吃,插秧一個星期後,就能放養。

不期望十畝能投放十幾萬條魚苗,也不期望十畝地能收獲幾千斤的魚。

能有7、8百斤就謝天謝地了,不僅能抵消了魚苗和人工的投入,還能有10多兩銀子的額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