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偽善或是仁義誰又能說的清楚

賈璉和薛蟠還想著,這石伯謙看起來斯斯文文、滿肚經綸,卻沒想居然還是個身手極好的練家子。

如此一看,不就是文武雙全!

薛蟠心裏畏懼的同時,又隱隱高興起來。

換成2年前還在金陵時,薛蟠那是覺得天老大,地老二,自己就是第三。

但差點吃人命官司和來了京城一年多,見多了權貴後,雖然還是不喜歡理事的紈絝,卻也一直待在賈家的學堂裏胡混。

現在覺得石仲魁厲害,那就和小弟見了有本事的大哥一樣激動。

賈璉則再次後悔和惋惜迎春沒能嫁給石仲魁。

石仲魁見兩人心思各異,被罵了也不還口,反而搞得自己有些意外。

瞪了薛蟠一眼,卻見他嘿嘿一笑,不由氣笑了。

好一會才說道,“既是罪不至死,也用不著送官。歸還他們四人賣身契,再一人給10兩銀子打發走,也免得他們生活沒了著落,餓死街頭。”

賈璉和薛蟠對視一眼,心裏那叫一塊重石落下一樣,大大松了口氣。

不怕石仲魁厲害,就怕他心狠手辣、待人過於嚴厲。

現在這處置其實剛剛好。

別看石仲魁又是歸還賣身契,又是送銀子,可對家生奴來說,被趕出去的懲罰,僅次於直接被打死和送官。

一個只會侍候人,又過慣了衣食無憂的奴仆被趕走,等於現代社會被關在監獄裏幾十年,出來後什麽都變了,甚至適應監獄外生活都困難的人。

而且還肯定會影響到家人的名聲和在府裏的地位。

但有了薛蟠一句‘直接送官’的話,石仲魁歸還賣身契又送10兩銀子的處罰,就顯的更有人情味了,也讓他們不用擔心今後一兩年的生活。

劉姥姥得了王熙鳳20兩銀子時就說過,夠她一家五口一年的生活,也就是說4、5兩銀子一年餓不死人。

四個小廝忙跪好,目光看向賈璉和薛蟠,見兩人不說話。

最後只能對著石仲魁磕頭道,“謝姑爺憐憫。”

石仲魁卻搖搖頭,“我對爾等無半點憐憫,但既然某和薛家、賈家成了親戚,不能坐視兩家被你等蒙騙。

況且此次運來的材料,全是用在為土地公建廟宇,以求今年能風調雨順。

這舉頭三尺有神明,爾等好自為之吧。”

本來還對薛蟠、賈璉和石仲魁有怨恨之心的四人,一聽這話心裏一緊,暗罵自己鬼迷心竅。

害怕的同時,三個小廝心裏的怨恨,全放在出主意,也被打的最重的那個小廝身上。

石仲魁一眼就看出三人有怨恨,甚至報復的心思。

要是按照心裏的想法,哪管出主意之人的死活,但他也知道這人決不能因為自己而死了。

吩咐順兒道,“讓運材料的車隊帶他們一程,你再派人跟著送去醫館醫治一番,免得外人說薛家和賈家的閑話。”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都得在心裏豎起個大拇指,誇他一句仁義。

但石仲魁卻知道,不這麽做,保證有人懷疑自己偽善,有拿薛家和賈家擡高自己的嫌疑。

薛蟠賈璉忙點頭和道謝,四個小廝此時心裏覺得石仲魁處置公正,又不失人情味。

心氣一泄,怨念自然而然就消散了大半。

別說恨他了,還把責任怪到自己頭上。

對著石仲魁再次磕頭之後,四人在於家的家仆和聽到小丫鬟通知,早就趕過來的莊戶的幫忙下,離開了院子。

莊戶們此時也沒罵四個小廝的念頭,滿心都在想著石仲魁未來絕對是個好官。

而一句好官,大概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評價了。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土地公,心裏對石仲魁的評價也是極高,見石仲魁對自己微微點頭,知道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對著他一禮,沒入地裏離開了。

帶著薛蟠和賈璉來到自己的書房入座,喝完茶賈璉開口道,“伯謙,那群潑皮如何處置?”

石仲魁皺眉想了想,報復是肯定的,但也用不著自己上場。

想了想後,提筆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給於洪高。

既然這群潑皮時常在大興和皇莊附近活動,那大興的捕頭、差役肯定有的是辦法教訓他們。

抓到了打板子不說,鐵定會被捕頭、差役敲詐一番。

賈璉和薛蟠聽到之後雖然沒自己動手來的滿意,但這算是出了這口惡氣。

有了這事的賈璉和薛蟠,之後做事就更加用心了,不僅次次跟著車隊,還直接吃住在農莊,一有空就待在工地上監督。

而四個小廝被趕出去的事,直接讓賈家和薛家議論紛紛起來。

薛家那邊還好說,薛姨媽和薛寶釵很快明白,這是家中出了手腳不幹凈的蛀蟲,石仲魁的處置也沒半點不妥的地方,這才放心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