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走一步謀劃三步

在得知自己和老師同時升官的消息時,石仲魁正帶著人騎馬巡遊在京畿運河上。

這些天一直被拘在大營的賈璉,聽到這消息後,心中郁氣頓時消散開來。

這才過了多久,石仲魁居然就已經是正六品官了。

要是再給他幾年時間,不就和賈正平級了?

而且於洪高去都察院,等於石仲魁師門一系,總算有人再次扛起大旗,有資格參與朝政了。

薛蟠、薛蝌和石光珠同樣高興的不得了。

於順等仆役和二十個繕國公府的青壯護衛,更是直接跪在地上連聲道賀。

當年於洪高蹉跎好些年,最後還是走了使用銀子的辦法,才得以從七品升到從六品,得了個大興縣令的官身。

一番恭維下,賈璉抓著石仲魁的手,“賢弟有閑,還請上榮國府一趟。老祖宗和大老爺、老爺必然會為賢弟好好慶祝一番。”

石仲魁在心裏翻了個白眼,真要去賈家,在迎春還沒嫁過來前,也肯定是避免而去寧國府。

再說即便要慶祝,也肯定是去於洪高那邊。

“二哥跟著小弟已有幾日,又不是不知道這疏通河道的差事已經不能再拖延了,否則6月8月雨季期,萬一出現水漫河堤之事,小弟如何脫的了幹系?”

“這……”

賈璉嘆息一聲點點頭,“確是正事更重要。”

一行人快馬回京,石仲魁這才放走了賈璉、薛蟠和石光珠這三個麻煩。

之前拘著三人不讓走,就是擔心有人會從他們身上下手找自己的麻煩。

現在蓋棺定論了,反而帶著他們上河道,管理著河道事物才是麻煩。

不說賈家、薛家和繕國公府是如何高興。

石仲魁第一時間就去了翰林院,見翰林學士袁東剛。

袁東剛不僅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自己鄉試時的坐師。

這關系即便今後兩人翻臉,也擺脫不掉。

所以對石仲魁來說,巴結和幫助袁東剛立功,不僅沒人會說閑話,對自己的好處也很多。

甚至從仕途的前途來算,袁東剛比於洪高更大。

沒在翰林院蹉跎十幾年歲,並且修過國史,當過皇帝和皇子的秘書和老師,於洪高這種庶吉士出身的進士就是能進內閣,也得排在袁東剛後面。

而且看兩人一個多年外任,一個一直蹲在翰林院,袁東剛早已經把於洪高遠遠甩在後面了。

而袁東剛其實比石仲魁想象中,更願意接納他。

之前大家都認為石仲魁只要不犯錯,就是熬個一、二十年,至少也能混個六部侍郎或者尚書。

同時入內閣的機會也很大。

但現在石仲魁僅僅兩個月不到,就成為翰林院侍講,這時間段或許就要縮短三五年。

一想到30歲的六部侍郎,35或者40歲的內閣輔臣,即便是袁東剛都心肝顫抖了幾下。

“伯謙既然擔著欽差,翰林院這邊你就不用時時來點卯。”

石仲魁忙起身行禮道謝,雖然本身不需要袁東剛許可,自己也可以用欽差的身份不去翰林院。

但這頂頭上司親自給與方便,無不表明對方對自己的態度至少是親近。

見石仲魁明白自己的心意,袁東剛不由笑了起來。

“至於侍講的差事……”

石仲魁見袁東剛說一半留一半,立馬明白對方的意思。

正色道,“恩師放心,學生署理河道之事時,必然時時研讀國史和經義子集。”

“很好”,袁東剛滿意的笑著道,“侍講雖然只是輔助侍講學士,不需要陪著侍講學士去為陛下和皇子們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但修史的差事,你是避不開的。

你要是在這上面被人比下去,丟人還是小事,說不得就會被人參一本,下放到地方當州官了。”

一般進士別說當知府了,就是三年考核期一過,能得個中縣、上縣的實權縣令官身,都已經是祖墳冒青煙,運氣極好了。

更多的反而是去六部當個小小主事,或者州府佐貳官。

不僅上頭婆婆一大堆,爛事、破事全是你做,還沒實權,日子可就難過了。

所以對石仲魁這種狀元出身,並且已經在翰林院任職的人來說,下放地方絕對是無法接受的事。

不對。

袁東剛和石仲魁同時想到,僅僅只是維護朝廷的顏面,狀元也不可能下放地方。

石仲魁頂多只是被下放到六部,但想升侍郎,難度一下子變高了無數倍。

而得不到鍛煉,又如何能拼得過那些一路爬上來的同僚?

難怪那麽多狀元,最後出名並且在史書上留下濃厚一筆的,也就那麽幾個。

袁東剛笑著搖搖頭,“算了,為師是比不了你的,今後切記戒驕戒躁,而且待在翰林院修三五年的史書,對你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