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拿錢砸暈你

菩薩見石仲魁猶豫片刻,很快又想伸手拿袈裟,忙開口道,“好叫真君知曉,這袈裟乃是我佛家重寶,非有緣人,便是有福德也不得享受。”

石仲魁才不管你有緣還是沒緣分,到了自己手裏,就是有緣。

菩薩此時才看出石仲魁根本就是個無賴,忙再次威脅道,“此寶龍披一縷,免大鵬吞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

真君若是接手,便是七佛應約相隨。

貧僧自然願意雙手奉上,助真君時時聽取佛陀教化。”

石仲魁立馬在心裏罵了起來,自己若是真的強要袈裟,菩薩鐵定敢派七個佛陀待在自己身邊。

就算不敢對自己不利,可僅僅只是時時念經,也能惡心死自己。

好在自己一開始就沒想過藏著袈裟和錫杖,“貧道一開始就說過,買下這兩件佛寶,要送給住處水路大會的江流兒法師。

和尚,你只管賣,貧道買下就命人送出去。

畢竟那江流兒法師,還是某推薦給陛下的。

現在既然遇到兩件佛家好寶貝,那就好人做到底,免得陛下還要耗費大唐國庫裏的錢財,準備佛寶賞賜給江流兒法師。”

這下輪到菩薩為難起來。

雖說自己一開始的目的,也是送袈裟、錫杖給金蟬子,但若是能由唐皇親自送,那就代表著皇帝已經接受了佛家。

今後整個大唐不管是上層,還是尋常老百姓對佛家的態度,肯定能大為改觀。

這就等於給佛門大興打下堅實基礎。

可若是佛家重寶,是石仲魁這個玄門弟子送給江流兒,這事傳到仙界還好說,可在人間凡夫俗子看來,那就是和尚連道士送的東西都要。

底層百姓為了一日三餐,本來過的就艱難,也不懂這些背後之事,只會笑和尚臉皮厚,一聽七千倆銀子的寶貝,居然連佛道有別夠不顧了。

若是營造出‘死要錢’的映像,這對傳教的打擊是致命的。

菩薩深吸有口氣,知道自己雖然沒讓石仲魁得逞,卻也沒機會借皇帝的手,宣揚佛家了。

“不勞真君靡費,此二物貧僧自願白送給玄奘法師。”

石仲魁也不是好人,見狀哈哈一笑,對著隨從大聲道,“來個人,把這萬兩銀子送去化生寺,就當這次水路大會的用度。

也算本真君為待嫁的公主,替大唐解憂。”

這話一出,周圍無數人果然大聲叫好,瞬間就把水路大會的風頭搶走一大半。

甚至暴露道士有錢,也不全是壞事。

石仲魁是道士不假,但他也是皇親國戚。

底層民眾知道今日之事後,對他的印象中,記住他是駙馬人,肯定遠比記住他是道士的人要多太多。

而且駙馬有錢,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

否則皇帝憑什麽把女兒嫁給石仲魁?

普通人家嫁女兒,都想嫁給有錢有權之家,不說借助女婿為自家撈好處,至少女兒嫁過去不吃苦,總是好事。

這公主選夫婿,自然也得選有錢的,免得因為窮而丟了皇家的顏面。

這想法再正常不過,所以石仲魁半點都不擔心自己露富,會對玄門造成多大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經歷過南北朝一百七十多年的亂世,還有隋末十幾年的動亂,民眾雖然一定程度上算是接受了佛家。

但真正願意出家的人,大部分都是過不下去的底層。

為的無非是實在活不下去,想混口飯吃而已。

甚至信徒也大部分都是底層。

能吃飽穿暖,金銀不缺,大權在手的人家,反而絕少有真信徒。

就是紅樓世界中的王夫人,三天兩頭吃齋念佛,她就真是誠心拜佛?

無非是做給外人看的。

若是傳出道士有錢,和尚是窮鬼的風聞,鐵定會有更多人首選出家當道士。

這等於是在和佛家爭奪信徒和勞動力。

菩薩此時氣的臉色都變了,木吒更是對石仲魁怒目而視。

石仲魁卻毫不在意,反而威逼道,“和尚,既然你說要送袈裟和錫杖給江流兒法師,那就現在便送過去。

免得你這禿驢又反悔。

到時候你到時帶著寶貝逃的無影無蹤,某還要再耗費幾千,上萬兩,為江流兒法師重新打造袈裟、錫杖以履行承諾。”

周圍的民眾一聽,暗道菩薩剛才已經反悔過一次,這位駙馬爺的擔心真不是亂說。

立馬就有人囔囔起來,甚至一些想著減少朝廷支出的官員,也跟著附和起來。

非要菩薩現在就在大家注視下,把袈裟和錫杖送去‘化生寺’。

菩薩和木吒被逼無奈,哪裏敢一走了之,只能被人簇擁著,一路去了化生寺。

可見了江流兒和一眾高僧後,石仲魁借助身份足夠高,又被李世民任命為水路大會總管的身份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