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太子盛世13

在絕對的武力壓制下,景國的勝利是毋庸置疑的。

而也只有強大的武力,才能以最快的時間,最少的傷亡結束戰爭,這便是喬楠和俞州,還有趙立軒一定要給景國爭取發展時間的原因。

因為對最終結局早有預料,景國這邊官員在收到陳國和梁國的降書,以及被五花大綁送過來的兩國皇室時,都沒有太多的驚訝。

當然,高興還是有的。

畢竟如今真的整個天下都是景國的了,他們作為景國的官員,從今以後無論是權力,還是地位,都會跟著水漲船高,能不高興嗎?

誰能想到六皇哥夫夫竟如此能耐,果然陛下就是陛下,眼光確實要比他們這群臣子好。

要不怎麽人家能做皇帝,他們只能做臣子呢,人與人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景國的官員們喜笑顏開,現在是徹底打心眼裏臣服。

原本還對喬楠提供姑娘哥兒地位,讓男女哥兒地位平等的不爽,不能煙消雲散,但也不敢再瞎逼逼,哪怕是私下裏都不敢了。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規矩都是強者制定的,哪怕這個強者是他們曾經瞧不起的一個商戶哥兒。

兩國投降之後的瑣事事宜,有朝中官員來處理,喬楠和文德帝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不用他們什麽事都過問。

不然事事都要掌權者關心,那朝廷還養這些官員做什麽?

至於兩國的皇室成員,全部殺掉有些殘忍,不殺掉又容易造成隱患,畢竟自古搞反什麽復什麽事情的幺蛾子多得是。

最終。

喬楠和文德帝等人商議後決定,把陳梁兩國的君主,以及幾個刺頭砍了,剩下的人打散,分批送到各個州府的重型勞改監獄幹活去。

人員無法集結到一起,又整天幹活累個半死,要是這些人還有精力鬧幺蛾子,那他也算佩服這些嬌生慣養的兩國皇室權貴們。

如此做也不是喬楠真的心軟,其實他心底裏是想狠點以絕後患。

但問題是,這兩國皇室中人,真的太能生了!

一個人皇子宗室男子,就有十幾個老婆,幾十個孩子,一群人加起來足足有近萬人數,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小孩少年人。

如此多人全部殺了,先不說他手上得染多少鮮血,傳出去也不好聽,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說他是暴君搞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喬楠衡量利弊後。

決定只要這些人以後不搞事情,老老實實呆在監獄裏幹活,給景國創造價值,那他就給這些人留一條命。

如果這些人不老實,那也就別怪他沒給機會,心狠手辣了。

文德帝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他已經逐步將權利都交到了兒子手中,如今喬楠雖還是太子之名,但卻已經是景國的實際掌權人。

將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處理完,陳國、梁國的百姓安撫下來,所有事情走上正軌時,已經是大半年之後,是景國向天下百姓宣布大一統的時候了。

文德帝也打算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退位,讓喬楠登基成為新皇,把舞台徹底交給年輕人。

好吧,文德帝其實就是不想再幹了,他本來就不是個多麽有野心的人,辛苦操勞這麽多年,趁著自己還不算太老,想好好享受下人生。

每天和他的後君卿卿我我,吃吃喝喝,再帶帶皇孫,多好。

這樣的日子喬楠也想過。

若非為了活命,為了心中對曾經遭遇的執著,他也不太想幹皇帝這份活,社畜太累了,還是鹹魚舒服。

所以,眼看著文德帝步入美好的鹹魚生活,喬楠嘴上不說,心裏也開始計劃著快點把倆兒子培養出來接班的打算。

不是都說傳宗接代麽?他的倆寶也是時候可以承擔重任了。

還年僅七歲的大寶、小寶:……

還期待六皇哥再創新高的景國百姓:……

景國百姓們還不知道自己的新皇有如此喪心病狂的想法,現在大家還在高高興興,積極的籌備天下一統的大閱兵。

大閱兵這個事情還是俞州提出來的,因為上次向各國展現武力的周年慶已經有了經驗,籌備方面很順利。

尤其是俞州積極參與,這次盛典還是他夫郎的登基時刻,不把場面弄得宏大經典,實在太可惜。

喬楠瞧著俞州那興致勃勃的勁頭好笑不已,都快三十歲的人了,子琸還是像個小孩子。

但得不得說他心裏是開心的,此生能得子琸,他何其有幸。

傳位大閱兵當天京城十分熱鬧。

全國各地趕來了不少百姓,把整個京城擠得滿滿當當,好在有官兵維護,人雖多,秩序倒不混亂。

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如今天下真正一統,不僅代表著生活富足,也代表著未來至少百年內,不會再發生大戰爭,百姓的生活將得到安寧。

和平,簡單的兩個字蘊含著太多人的希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