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徐毅來做客

何惠蓉早早就起了床。

她去年過完年,就被張農從老家接到了滬市這邊來,住進了醫院裏,準備接受換腎手術。

前前後後從術前準備到術後恢復,幾個月的時間,如今的她除了每天按時喂服抗排異之類藥物之外,已經能夠正常生活,再也不用像前兩年那樣,時不時就需要去醫院做透析。

而在她住院做手術和修養的時間裏,張農已經在正在修建的群星大廈附近,買了一套房子。

正好在何惠蓉住院期間把家具什麽的都買好,出院就直接住進來。

然後張農就把一直等在老家的奶奶也一並接到滬市,跟何惠蓉住在一起。

至於張農,因為群星大廈最近才剛建成,內部裝修還要幾個月的時間,目前還在遠洋國際大廈那邊辦公,還時不時就要出差,所以平時只是偶爾過來住一兩天就得走。

最近國慶期間一般人都能放假,但張農反而愈發的忙碌,正在全國各地的奔走。

何惠蓉理解兒子的辛苦,也不會多說什麽,如今能夠這麽快就帶著一家人來到滬市立足,給她做了幾十萬塊錢的換腎手術,全都是借了那位室友的光。

張農現在跟著那個室友幹出一番事業,正是年輕要持續奮鬥的年紀,何惠蓉還不至於在背後使絆子耍性子什麽的。

只不過來到滬市見不到張農,身為西南地區農村長大的女人,何惠蓉內心還是有著難以消解的恐慌感。

當初被張農從老家接過來,光是坐飛機的體驗,就是何惠蓉這輩子都沒享受過的。

起飛後耳朵耳鳴的感受,還差點把她給嚇壞。

等到飛機降落,跟著兒子走在人群中,在偌大的機場裏滿眼茫然,不知該往何處去,只有身邊已然成長起來的兒子是她唯一的依靠。

那時候的她就很想哭,卻哭不出來,只是眼眶紅紅的。

她不是為自己難受,而是替張農難受。

一想到自己乍一來到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的手足無措,被鋼鐵巨獸與龐然洪流沖刷眼睛的震撼與茫然,她就想到當初自己的兒子,是獨身一人從西南小鎮,顛簸至此。

那時的他身邊沒有一個人,又會是怎樣的驚慌和無助。

而走在機場裏的自己,跟在兒子身後就能感受到無比的安心,那點來到此地的慌亂,也就漸次消失。

後來被張農送到醫院裏,沒怎麽出去逛過,讓何惠蓉在滬市有了個緩沖的適應期。

只不過現在正式在滬市定居,周邊都是現代化的都市,普通馬路都要比老家那裏最寬敞的路還要寬兩三倍,過個紅綠燈都要好久。

買菜也不僅可以去菜市場,還有生鮮超市這種東西。

哪怕是菜市場,也比老家那裏幹凈衛生無數倍。

只是這個物價……習慣了老家那邊的價位之後,在滬市買東西,總能讓何惠蓉感到一陣肉痛。

雖然這些錢對於如今的張農而言完全就是小錢,但還是架不住何惠蓉適應不來,總是不舍得多買,還是喜歡精打細算。

不僅要計算超市的折扣和優惠,買菜也盡量到菜市場裏討價還價,大公司負責人的母親,依然還是會跟人為了一兩塊的差價爭鋒相對,斤斤計較。

住院的時候,張農教會她使用各種手機上面的APP,只是她用不慣。

唯獨前幾個月剛出的拼購購,因為上面的東西價格都很低,有時候甚至比超市實體店裏的價格還要低。

所以不知道怎麽的,何惠蓉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就精通了在拼購購上買東西的全部流程。

這學習速度,讓張農很懷疑眼前的媽媽和當初學會熟練使用微訊花了至少半個多月的媽媽是不是同一個人。

只能說,對於何惠蓉這樣過慣了窮苦日子的人來說,價格低廉真的是最好的學習助推器。

早上起床之後,何惠蓉洗漱完畢,帶著張農奶奶吃早飯,下樓散步。

原本張農是想讓奶奶多跟小區公園裏的老太太們認識認識的,至少平日裏有個去處,不會太孤單。

但後來張農就放棄了。

因為奶奶只會說老家那邊的土話,普通話雖然也能聽懂,說也能說一點,但要讓她理解滬市老太太的本地土話,那就有點難為人了。

別看現在普通話已經全國普及,但對於不同地區的老人家來說,想要對話還真有那麽一點困難。

單對單還好說,普通話能聊,但好幾個老人家待在一起,私底下肯定還是習慣直接用當地的方言。

所以原本何惠蓉來了滬市還想找個工作,但張農還是阻止了,與其想著工作,還不如待在家裏陪著奶奶,兩個人都享享清福。

反正張農現在也不是缺錢的主。

以何惠蓉這個花錢方式,估計這輩子都別想花光張農的工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