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許柏禮

大概看出了她是故意如此,徐月嘉並未應答。

目光落向她手中的信,轉而問:“有事?”

溫葉順著他的視線,低頭看了一眼,回道:“沒事,我就是想著接澄哥兒和小妹過來玩一日。”

末了,她又補了一句:“嫂嫂同意了的。”

徐月嘉神色莫名了一瞬,微微嘆了口氣道:“如果你想,盡量早些。”

溫葉不解:“為什麽?”

站了半天,徐月嘉自顧自倒了杯茶,抿了一口後才回她:“聖上打算給長樂公主再選一位伴讀。”

溫葉有種不好的預感:“不會就是我小妹吧?”

徐月嘉:“嗯。”

溫葉沒見過皇上,更不了解長樂公主,她對這對皇家父女僅有的印象,都是從徐月嘉這得知。

她問:“為何還要選一位?”

徐月嘉:“說是兩位伴讀年歲太小,跟不上長樂公主的學習進度。”

溫葉不信道:“我小妹也才七歲而已。”

“而且,你之前不還說皇上為公主選伴讀是為了襯托公主不那麽......咳......不聰明嗎?”

最後那個‘不聰明’,溫葉咬字很輕,代表了她極強的求生欲。

徐月嘉看她一眼道:“聖上誤解了公主的心思。”

溫葉訝了片刻,不禁好奇起來:“你怎麽什麽都知道?”

“自然是聖上告知。”

“那聖上怎麽什麽事都告訴你?”

徐月嘉默了幾息,道:“聖上仁厚親和,遇事......喜與臣子‘商討’。”

溫葉面無表情‘哦’了一聲:“原來如此。”

就是話多的意思。

她懂。

從徐月嘉的態度來看,她小妹進宮做公主伴讀的事,恐是八九不離十,溫葉無聲嘆了口氣,繞過書案,走到徐月嘉近前,想將位置讓給他坐。

她目光突然溫柔起來:“眼下還未到用膳的時辰,郎君不如和我說說宮裏的情形?”

徐月嘉沒動,而是坐到了溫葉平日裏躺著的軟榻上,道:“太後禮佛不問宮事,聖上明理,皇後娘娘賢達,太子穩重,端王與他皇子公主年歲尚幼,至於長樂公主......據聖上所述,機敏聰慧。”

前面應該是實話,最後這一句大概是父親對閨女的濾鏡。

溫葉提出自己的小疑惑:“端王可是皇後的小兒子?”

徐月嘉點頭:“聖上子嗣不多,除了皇後所出的三位,余下只有一位皇子和兩位公主。”

溫葉心裏約莫有了些底,道:“看來皇上挺看重皇後娘娘的。”

皇後所出的三個孩子,一個七歲時就封了太子,另外兩位亦有封號。

這倒是同她上輩子偶爾看的小說裏寫的不一樣,讓溫葉稍稍放心了些。

溫葉不管以後,只看現在,小妹不可能在宮裏做一輩子的公主伴讀,只要這段時間內,宮裏沒什麽變數就行。

皇上正值壯年,比徐國公大不了幾歲,就算他將來真變成了第二個先帝,那也是二三十年之後的事了。

不過溫葉還是又問了一些關於宮裏的事。

比如比較出挑的妃子出自哪些府邸,脾氣秉性如何,剩下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又分別是哪個妃子所生。

一連串的問題下來,徐月嘉都沉默了。

他又不是宮中的人,後宮之事,他怎會全然知曉。

溫葉說完後,身子往前傾了傾道:“郎君,你怎麽不說了?”

徐月嘉想了想道:“兩位公主的生母是嫤妃,三皇子的生母是妤貴人,幾位娘娘家世不顯,你無需擔心。”

溫葉探頭:“就沒了?”

徐月嘉起身,欲離開前道:“你想了解的那些,我不會知道。”

溫葉:“.......”無趣。

無法想象,皇帝平日裏都是怎麽和徐月嘉聊家事的。

對著個木頭,不無聊?

*

根據從徐月嘉這了解到的消息,溫葉又重新寫了一封信。

沈氏收到溫葉派人送來的信,已是第二日午後。

二兒媳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生產,府裏也有一堆事,蘇州那邊昨日來信,堂侄的親事已定,盛京這邊要送份禮過去。

沈氏近來忙得很,得知是溫葉的信,她還莫名了一下。

邊上只有韓嬤嬤,她說話也沒太顧忌,一邊打開信封一邊嘀咕:“溫四又想搞什麽?”

信封拆開,抖出來三四張紙,沈氏默了。

她自動忽略第一張滿是‘問候與關懷’的字眼,仔細看了剩下的幾張。

看完後,沈氏剛將信收好,大兒媳楊氏就來了。

之前給柳氏孩子準備的奶娘近來生了場風寒,楊氏怕有影響,就給重新安排了一位,現在是來回稟沈氏此事的。

沈氏讓她就近坐,聽完楊氏的述說後,道:“你做事我放心,就依你的安排。”

得到沈氏的肯定,楊氏笑了,見沈氏神色似乎不太好,忙關切道:“母親,您怎麽了?”

未確定的事也不好與兒媳說,是以沈氏只道:“是你四妹來信,說國公府的小世子去了書院,府裏少個孩子,過於安靜了些,就想著讓你四妹寫信回來問問澄哥兒和然兒有空的話過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