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拜拜先生

簡單交流下來, 溫葉對徐玉宣這位啟蒙先生也有了一個初步印象。

學識淵博的同時還很幽默風趣,一言一行更是恣意灑脫。

他這個年紀的人,能有這般心態的, 溫葉今日還是第一次見。

徐月嘉居然給徐玉宣找了這麽一位啟蒙先生。

真令人意外。

許柏禮喝了徐玉宣敬的一杯拜師茶, 感慨一聲道:“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先生了。”

徐玉宣一雙小手並攏,朝他行禮,仍是懵狀的神色和語氣道:“宣兒~拜拜先生!”

徐月嘉從旁糾正:“拜見。”

徐玉宣改口:“拜見!”

中氣頗足。

許柏禮也不是那等計較的人, 他撫了撫徐玉宣的圓腦袋道:“你比你父親有趣多了。”

大概是聽懂了一點許柏禮話裏的意思,徐玉宣煞有介事點了點頭。

許柏禮見此, 對自己答應徐月嘉來盛京做他兒子的啟蒙先生一事, 終於有點兒期待了。

原以為他見到的會是一個徐月嘉的小翻版,沒曾想倒是給了他一個的驚喜。

且還不小。

這樣的孩子教起來才有意思嘛。

給先生敬過茶後, 徐玉宣就要開始真正啟蒙了。

不過念及他年歲小, 目前每日只上午一個時辰,從辰時中到巳時中, 一月有三日假期,先這樣到年底, 等他過完三歲生辰, 下午再加兩節課。

一節文課, 一節武課。

日後隨著年歲增長,還會再添。

國公府的公子,無論是擅長習文還是習武,另一項都不能完全撇下,不一定要精通, 但必須會。

武師父倒不用另找,軍營裏長年有因身體殘缺而不得不解甲歸田的將士。

徐國公給兩個兒子挑的武師父, 便是從這些人裏找的,功夫無需太好,基本功紮實便可,只是啟蒙階段,最緊要的是打好底子。

如今這名武師父暫時只有徐景林這一位學生,到了明年,就要多一個徐玉宣了。

而徐景容作為國公府的世子,注定要進軍營,在打了四五年的基礎後,如今已經在學招式。

大概是許柏禮為人實在與旁人不同,徐玉宣在聽到要跟著他讀書時,並沒有太排斥。

許柏禮贈予他的豬豬面人和竹蜻蜓,一直被他捏在手裏玩。

還有熟悉的紀嬤嬤以及荷香忍冬在,加上又遇到了一位‘新玩伴’,徐玉宣對溫葉和徐月嘉的離開,只稍稍糾結了片刻,道了句:“要來接宣兒哦!”

得到保證後,就扭過身繼續玩豬豬面人了。

回到西院,溫葉有些好奇:“郎君是怎麽認識的許先生?”

徐月嘉簡單敘述道:“幾年前,我奉旨去梧州辦案,途徑渝水縣轄下的塘水村,許先生比我先經過此地,路遇不平強出頭,被當地一村民砸破了腦袋,我救了他。”

溫葉還有不明之處:“那後來呢?他為何單方面稱呼郎君為義弟?”

提起這件事,徐月嘉失言片刻,神色有些難以言說的復雜道:“當時他道,以他的年紀已能做我的長輩,認我做義弟,就此擡高我的輩分,就當是報答這場救命之恩。”

溫葉沒忍住笑出聲來,她可以想象,許柏禮當初提出此要求時,徐月嘉會是何種表情。

“那郎君還請他來做宣兒的啟蒙先生,不怕他‘教壞’宣兒?”溫葉笑完問道。

徐月嘉回道:“宣兒的性子,嚴師不適合他。”

這一點溫葉同意,她還接了一句:“就比如郎君這樣的,宣兒就適應不了。”

徐月嘉偏頭看向她道:“我只是公務繁忙,未曾研究具體方式。”

過猶不及,溫葉表示道:“我懂,郎君無須解釋。”

徐月嘉生硬地轉移話題:“......我還有一些公務需要去處理。”

溫葉提醒道:“別忘了巳時中去接宣兒。”

孩子畢竟是第一天正式上學,既答應他了,最好不要失約。

反正也就這一次。

已走出正堂的徐月嘉,回了句:“記得。”

一個時辰轉眼過去。

溫葉放下話本,整理下衣裳,同剛進來的桃枝道:“郎君來了麽?”

桃枝點頭。

溫葉當即起身,道:“到時間去接那小子了。”

徐玉宣上課的地方就設在許柏禮暫住的院子裏的書房。

不過那兒還有處閣樓,陸氏稍微改了下格局,從上邊望下去,春色一覽無余。

且閣樓處在背陰處,等天炎熱起來,再搬去閣樓讀書,就不會很熱了。

從西院過去,不過一刻鐘的路程。

徐玉宣背著小挎包,已經站在門前等許久了。

終於見到了二人的身影,擡腳就要過去,還是紀嬤嬤攔住了他,低聲道:“小公子,還未與先生道別呢。”

徐玉宣小嘴噘著,哪還有一個時辰前對許柏禮的親近。

許柏禮坐在一旁,面容含笑,漫不經心地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