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節 隱語(第2/2頁)

心性不能定言。

不然世尊也不會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時,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傳法,法源自心。

當初在靈山會中的眾人或不解,或有靈光一現,卻苦於言辭不能形容,迦葉尊者卻見花悟心,心意和世尊相通。

通為一,不言而言。

沈約從張繼先言論中確定了張繼先是思想轉到這世間一個孩童的腦海中,就如大雪山的靈童轉世般,可苦於人體機制,無法回憶起此行的目的。然後張繼先一直苦苦思索,終於在雞鳴聲中,喚醒了記憶。

雞鳴就和精神師中保持夢醒的特有標志仿佛。

張繼先說隱語,沈約所言看似尋常——每人到世上都像有使命的,可內在意思卻是,你思想轉到這裏,究竟要做什麽?

因為沈約明白,張繼先這才會說很好——我不用多說廢話了,可以徑直談我來的目的了。

“貧道和先生一見如故。”

張繼先微笑又道,“聖上能不能容我和他單獨談談?”

趙佶心有不願,他找張繼先來此,本是認為張繼先是有神通的,希望張繼先成為沈約的幫手,徹底穩固亂穿的局面。

他趙佶絕不想回轉曾經的噩夢!

沈約倒是正合心意,“如此最好不過。”

趙佶見狀,不敢反對,建議道,“那邊憑軒而望,可見椒崖美景,到那裏會談,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趙佶建議的地點仍在攬秀軒,倒像是一個別墅的觀景台,放眼望去,只見青山秀水,有一崖高聳遠方。

微風送香撲鼻,讓人心情舒暢。

張繼先憑欄處,開口的第一句就是,“時空奇妙,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