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5節 有什麽區別?(第2/2頁)

眾人略有緊張。

他們真正的明白了一切,才會知道問題所在——如果有一天,在你臨終前,有一人突然到了你的面前,對你說,你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還有另外的一個你,等待和你合一,只要你同意,你們就有合一面對真實世界的希望,那你願意嗎?

相信很多人會說自己願意的,因為本是糟糕的人生有了希望,為何不嘗試一下呢?

再嘗試,又能糟糕到哪裏去?

但如果將這個條件的“一個你”換做是心性呢?

如果你的心性一直等著你?希望你努力下,真正的見到它,你是否願意呢?

恐怕有太多人認為這實在荒謬不羈。

但這有什麽區別?

為什麽同樣是向著好的方向扭轉,有些人始終拒絕心性的召喚?

清者向清,濁者迷途,你如何期望糊塗一輩子、活在泥濘中的人,在臨終能幡然醒悟,洗刷自己的汙濁,大徹大悟的立地成佛?

因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像是個美好的願望,而絕不是真正的明途。

本源世界的裴茗翠是否清醒?

沒人知曉。

復制世界的裴茗翠縱橫捭闔,那是因為有個李玄霸的輝映,李玄霸的死,激發了裴茗翠的潛能,裴茗翠所有的作為、本來是想完成李玄霸的未竟之願!

這種愛,讓裴茗翠截然不同。

但在本源世界,李玄霸早就死了,裴茗翠又為誰鐘情?為誰抑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