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保護區裏出了條大新聞。

從一年前就紮根在水壩北區的西岸小分隊開始有動作,四頭成年母獅帶著六只一歲大的小獅子不斷向南移動,眼看著就要走進水壩領地的核心區域了。

怎麽回事呢?

從社交平台到專項論壇,大貓迷們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說是因為最近水壩母獅太過分了,一次又一次朝北區推進,把西岸小分隊擠得沒地站,要集中力量反推一次;有人說是因為失去兩頭雄獅,西岸和水壩的力量對比失衡,要快快另謀出路;也有人開玩笑說可能是想回老家探親。

結果幾天後,大家發現這個開玩笑的貓粉可能才是真正的看穿一切——西岸小分隊繞開了核心領地,繼續南下,眼看著就要走到領地邊緣了。

朝著回家的方向。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整個互聯網平台頓時一片唏噓。

都說落葉歸根,落葉歸根,它不僅僅是屬於人類的美好期冀,也是獅子們的願望。

獅王恩格拉拉裏克在暮年穿過克魯格的魔鬼領地,回到了家鄉薩比森;獅王疤面,我們親愛的船長,在死前回到故土,在自己出生的大草原上平靜地離世;僅剩的馬蹄吧雄獅,獅王馬五,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在朝曼也拉緹前進……想家了,想媽媽了,老獅子們拼盡全力想離家近一些。脫離沉疴日重的軀體,靈魂或許會變回當年那頭小獅子,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

西岸獅子呢?

他們會記得自己出生的地方嗎?

面對漫漫歸家路,它們又能否得償所願呢?

關注這件事的人越來越多,各大媒體紛紛轉載,人們開始用私信轟炸向導和攝影師的博客,希望得到一手消息,最好精確到走了多少路、走到了哪裏,如果能開個位置圖就更好了。

為了保護工作人員的神經,保護區官方幹脆在網站上給西岸小分隊開了一個特別板塊,實時更新獅群動態。首頁附鏈接的圖片經過精挑細選,最後用了薩曼莎拍的一張家庭照。

畫面上方是蹲坐在石頭上的蘇麗和尼奧塔,左下方是草地上躺著的尼婭斯比。小獅子們從左往右以各種各樣的姿態分布著,最右側是站著的圖瑪尼,它正低下頭,而其中一頭小獅子則好奇地擡著頭,一只前爪舉著,好像要去拍一拍姐姐的鼻子。

不用再私各種向導、攝影師、護林員和獸醫詢問消息,也不用再因幾天沒聽到音信而擔驚受怕,大貓迷們都樂瘋了,成天泡在特別板塊裏。

但開了動態區,提心吊膽也是少不了的。

這是一條漫長的歸家路。

獅子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六十多公裏,跑三四十公裏路看似只用花半小時,其實相差甚遠。一來中間有地形和其他動物阻隔,二來獅子是耐力很差的動物,無法長距離奔跑,即使在狩獵時也會因為追逐距離太長而放棄獵物。

成年獅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一歲大的小獅子。加上中間的休整、捕獵、睡眠,再加上為避開水壩獅群繞的路,走出南區就花了整整三天。

最後一天還發生了回家路上的第一個險情。

加加羅和薩曼莎是看著險情發生的。

這天下午突然大雨滂沱,路上都是積水,車不好走,他們只得停在很遠的地方。

越野車的車載屏幕有定位圈顯示,因此他們能很清晰地看到水壩獅群在朝西岸小分隊快速靠近。像收到什麽信號一樣,兩個獅群各自帶著的小獅子就滯留在了大後方。

仗著雄獅外出巡邏、無法及時趕回救援協調,水壩母獅傾巢出動、來勢洶洶。可它們忽略了一點:圖瑪尼姐妹三個已經長成,不再是剛到北區時的亞成年了。

或許是前幾次西岸為保護幼崽退讓給它的自信,或許是天性就如此有攻擊性,水壩母獅首領連招呼都不打就撲向了尼婭斯比。後者因為腿傷拖累無法自如地跳躍,轉眼間就陷入了被動。

眼看首領上前,其他四頭母獅也趕了上來,把敵人團團圍住。它們的目的昭然若揭:通過圍殺使小分隊迅速減員。只有打擊競爭者,把它們都趕走或者殺死,獅群和幼崽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真狠。”加加羅咋舌。

但他話還沒說完,就見西岸獅群裏撲出來一頭巨型獅子。圖瑪尼咆哮著朝水壩首領撲上去,前爪看著比人臉還大,只是沖側臉重重一巴掌,加上泥地打滑,對方竟然被扇得在地上打了個滾。

這架勢,就和雄獅打母獅一個樣。

水壩的首領年紀不小,已經到了三分靠力量、七分靠經驗的階段,碰到同樣有經驗的圖瑪尼就有點不夠看。但一方是五頭,一方是四頭,還有一頭腿腳不便,一時間兩個獅群打得是有來有回。

時不時就有獅子被圖瑪尼摁倒在地,咬住後腿和脊背,疼得直嗷嗷叫,它的同伴很快就會上來解圍。獅子能夠做到一打二,但獅子不是超人。五頭水壩母獅配合默契,忽而上前拖住敵人,忽然抽身形成夾擊,竟然也把戰局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