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母親在三天後正式允許馬赫蒂靠近它的幼崽。

地主雄獅像當年迎接安瀾他們三個一樣聞了聞小獅子的氣味,挨個舔了舔,旋即安臥下來。它在北區逗留了半個星期,和幼崽玩耍著,和快成年的獅子交流感情,還抽空給北區邊界重新做了標記,這才返回核心領地。

後面有一兩周安瀾都沒見到老父親。

馬赫蒂很忙。

獅子的領地邊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最明顯的,獵物。

無論是大遷徙還是旱季水源集聚,本質上都是獵物在轉移活動區,對應的,獅子也必須跟著獵場轉移活動區。盡管有領地的獅群不會跟著大遷徙追到天涯海角,但整體上活動區北移,可能造成邊界紊亂,而且它們還要面對那些真的會追到天涯海角的流浪獅子。

除了獵物之外,還有地主的實力。

處於狀態巔峰的雄獅聯盟往往野心勃勃,會不惜一切代價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當它們狀態下滑時,領地面積也會跟著萎縮。有沒有吸納新成員,有沒有舊的成員死去或受重傷,有沒有損失犬齒,有沒有年老,甚至有沒有因吃過敗仗而心氣下滑,都會影響地主聯盟的總體實力,進而影響領地的穩固。

水壩領地位於保護區的最北端,是遷徙動物的必經之地,也是所有捕食者盯上的一塊肥肉。現在不過是遷徙季節的開端,很快,領地就要面對新的挑戰——別忘了,水壩獅群和西岸小分隊都有幼崽要照看。

防守壓力空前加大,巡邏範圍飄忽不定,需要保護的目標比從前只多不少……地主雄獅馬赫蒂已經被推向了一個兩難境地。

它必須做出選擇:

是繼續當這岌岌可危的獨獅王,還是和兒子或繼子聯盟,共同對抗來自外部的威脅。

馬赫蒂甚至不必做過多思考。

第三周,它從南區走到北區,在靠近西岸小分隊時持續地吼叫著。面對前來迎接的家人,它用鬃毛摩挲黑耳朵和托托的鬃毛,大頭抵著大頭,耳朵貼著耳朵,釋放出了相當鮮明的分享權柄的信號。

三年來從未分開過的父與子有著不可斬斷的信任關系,在外部壓力作用下,這種信任漸漸變成了堅不可摧的羈絆。

這一次,老父親不是獨自離開的。

當它折返時,黑耳朵和托托肩並肩走在它身後。

如果一切順利,三頭雄獅將會組成一個實力強勁的聯盟,一起保護獅群,一起食用獵物,一起巡邏領地。盡管在交配權上可能因實力存在些許不平等,但對兩兄弟來說,能有父親帶領、有獅群入主,已經是個完美的歸宿。

從今天開始,它們也可以被稱為年輕的地主雄獅了。

安瀾早知道弟弟們的宿命,因此也並不覺得失落,甚至還覺得安心。三頭雄獅聯合起來頂在南區,可以解決掉大部分北上的流浪雄獅,也可以給不斷朝四面八方擴張的布萊克雄獅聯盟以壓力,從而減少了小分隊可能會遇到的危險。

在接下來的半年中,她的父親和兄弟也做到了這一點。

留給西岸小分隊擔心的只剩下水壩三禿。

在流浪首領遭盜獵後,水壩四獅就剩下了兩頭,好在王子傷愈後被放歸,這才勉強撐住場子。

但兄弟三個的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多久。

獅子的性格是會改變的,有些在年輕時很颯爽的雄獅會因種種經歷變得陰郁和富有攻擊性起來,有些連親子都殺的雄獅也會隨著年紀增長反而變得忍耐起來。對王子來說,兄弟們的改變絕對是前者。

白獅子被孤立了。

不知道是瞧不起它曾經中過小分隊的圈套,還是嫌棄它異於常獅的白色外表,兩個兄弟漸漸不再願意和它分享食物,到後來甚至開始不接受它的陪伴。

如果說獨獅王存活率不高,那麽獨行的流浪雄獅簡直是在和死神手拉手。工作人員不得不開會討論是否要對這種情況采取人工幹涉,比如學習南非的一些地區,直接把白獅接回來圈養或散養。

不怪東非,東非確實沒經驗。

現存的白獅子都是克魯格獅的亞種,也只有這個亞種才會出白獅子。除了被世界各地動物園圈養的、被一些人工劃定區散養的,以及原產地——南非的克魯格和蒂姆巴瓦蒂兩個保護區之外,其他地方幾乎沒有這種獅子的蹤跡。

出現在東非大草原上的王子說是個奇跡也不為過。

安瀾先前推測過,變故肯定出在水壩獅群上幾代的獅子們。

從南非到東非,隔著這麽遠的距離,流浪過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概率是被人類麻醉後運送到這裏的。可能出於研究東非獅和南非獅的目的,可能是出於研究白獅的目的,也可能只是單純地引進或放歸了一些救助獅子,結果沒想到它們身上帶有特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