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安瀾起先一直沒有把骨棒事件看得很重,畢竟這種小摩擦每天都在發生,只不過是幼獸之間的對峙,甚至都夠不上沖突,既然當時沒有鬧到血肉橫飛的地步,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然而這一次她的判斷出現了紕漏。

幼崽的活動範圍遠遠小於成年斑鬣狗,安瀾平常只能看到權力鬥爭的一個邊角,母親倒是可以補充一些,但它位處食物鏈底層,很難跟進最新動向,種種因素疊加,導致她對事態的把控半數有賴於前世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

其實雙方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黑鬃聯盟近期發展了三名成員,而且還有進一步發展的跡象。數量對比完全失衡之後,盟臣們就從打得有來有回變成了站著挨巴掌,要想彈壓政敵只有聯合女王在氏族當中的其他擁護者。

問題在於——這部分擁護者往往是搖擺的。

女王要是能一直保持戰無不勝、高歌猛進的狀態還好,一旦它表現出力不從心,這些氏族成員就可能會改變效忠對象,轉去燒黑鬃聯盟的熱灶。

那麽有沒有辦法穩住局面呢?

辦法是有的。

王室小團體平均年齡一歲半,個個身強體壯,再過半年,最多一年,它們就會變成一股難以被忽視的新興力量,是女王目前能找到的所有底牌當中最可靠的一張。

既然破局就指望著這些後備力量,女王和盟臣當然也要加緊對它們的教導,甚至還把目標值無限拔高,期待培養出一任強硬又狡猾的繼承人。

就在這時,對峙發生了。

那天所有高位者都看到了王室小團體的應對,看到了它們無動於衷的畫面,看到了毛毛全身而退的景象,女王當時沒有表現出什麽,但心裏是有點不滿的。

年紀這麽小的幼崽都在拉幫結夥,怎麽看都像是將來會拉扯起政治聯盟的值得額外注意的“潛力股”,你們這群亞成年平時在幼獸堆裏玩狩獵遊戲玩得不亦樂乎,碰到需要真正需要拉攏或者打壓的對象反倒集體失明了?

什麽都不做真的應該嗎?

斑鬣狗的世界裏根本沒有“高枕無憂”這四個字。

沒錯,王室小團體在不斷長大、不斷變強,但底下的幼崽們也在不斷出生、不斷長大、不斷變強啊,如果對潛在的威脅漠不關心、滿不在乎,將來還能成為可靠的底牌、成為合格的統治者嗎?

骨棒事件在安瀾眼中是小事,但在女王眼中卻是大事。

在那天之後,盟臣們就提高了介入頻率和介入強度,帶著王室小團體到處巡視,對有同胞姐妹的幼崽和有“玩伴”的幼崽態度格外強硬,或者俯首稱臣,或者血濺當場,不出一星期就把整個幼獸群體和它們的母獸上上下下犁了一遍。

公共巢穴的氛圍……徹底改變了。

曾經的王室小團體把精力都放在亞成年身上,很少直接對幼崽發起攻擊,就算有也更接近“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螞蟻”的模式。現在它們頻頻針對,處處為難,除了那些躲在洞穴裏不出來的新生兒,活躍在族地附近的幼崽簡直是人人自危。

其中最慘的還要數安瀾小團體。

作為骨棒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她們四個每天不是在臣服就是在臣服的路上,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選擇哪一個還要看當天王室小團體的心情。

家長組們懷著滿腔保護幼崽的愛意,在實力上卻沒法和女王的盟臣相抗衡,只好盡人事聽天命,聯手阻擋敵人,協助幼崽逃離險境,在一次次的救援中竟然也磨出了一點幹巴巴的“革命友誼”,不得不讓人感慨一聲命運真奇妙。

不過這個臨時小組很快就被拆成了兩半——

毛毛和其他三只幼崽之間存在半歲以上的年齡差,早期在公共巢穴聯手禦敵對它來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年歲到了之後,獨自遊蕩、跟隨狩獵隊學習團獵技巧才是常規現象。

安瀾對它的遊離表示祝福。

早晚有一天她也要經歷這個階段,而且現在小團體頭上頂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正是應該分開發育、縮小目標的時候,毛毛作為四只幼崽裏的主要挨揍對象,要是長期待在公共巢穴附近,才是真的自掘墳墓。

不過剩下三只幼崽就沒有逃的理由了。

安瀾於是勤勤懇懇地帶著圓耳朵和笨笨刷戰鬥經驗,一刷就刷了四個月,刷到毛發慢慢變長,斑點漸漸模糊,體格朝著亞成年靠攏,變作初見毛毛時的模樣。

長毛期是斑鬣狗幼崽顏值最高的時期。

三只毛茸茸整天在斑鬣狗群裏風一樣飛過,拖著背後一群人高馬大的亞成年,跑著跑著也跑成了一種奇景,反倒讓許多氏族成員記住了她們的存在,審視的目光變多了,有溫度的視線也變多了,從前那種毫無姓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