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立人設”是件不可急功近利的事。

因為知道太迫切只會弄巧成拙,安瀾在定好方向之後就暫時沉寂下來,跟著休整完畢的大部隊繼續朝著預定的目的地進發。

離開沙漠地帶,路就變得好走了很多。

卡拉帶著象群踩過幹燥的土地,越是靠近終點,植被越是豐茂,人類活動的痕跡也隨之增多,有好幾次它都明晃晃地走到了車行道上,沿路農田裏的居民站直身體朝這裏張望,一半帶著驚慌,一半帶著麻木。

空中漂浮著一股辛辣的氣味。

非洲象好像非常厭惡這股味道,盡管體力告誡,卻還在不自覺地加快腳步。安瀾跟著小跑了一段距離,在離開這片村落前才看明白這股氣味的源頭——原來農田外側懸掛了一些瓶瓶罐罐,其中裝著混合過又發酵了的辣椒粉。

距離村子稍遠一些的路邊停著一輛白色面包車,擋風玻璃沾滿浮土,車身上畫著頭正在吃草的大象,邊上寫著“特快專車”一詞,再往後些還貼了張紅色的三角警告標記,提示人們“注意大象”。

當象群經過這輛汽車時——它甚至還沒有卡拉的視平線高——安瀾看到車門上有兩塊不大不小的凹陷,似乎是撞擊導致的,而引擎蓋也沒逃過類似的命運,一個邊角翹著,不能完全閉合。

沿著這條路走出半公裏,踏上長滿灌木叢的原野,她還在回想剛才看到的畫面,回想去年工作人員所說的“人象沖突日漸激化”,回想上輩子做斑鬣狗時聽到過的非洲象襲擊觀光車的新聞。

安瀾在心裏嘆了口氣。

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非洲象值得同情,被襲擊的村民、過路者和遊客也值得同情,只要現狀得不到改變,談論誰對誰錯根本沒有意義。

怪村民嗎?他們擴大農田區域是為了生存。

怪大象嗎?它們走的是祖祖輩輩走過的路線。

怪園區不該組織遊客觀光?他們也需要經費。

面對這一無解難題,安瀾只能站在微觀的、個體的角度,保護好自己和親眷,閉上眼睛,捂上耳朵,不看不聽不想其他同類和人類遭受的損失。

懷著這樣復雜的心情,她踏上了柔軟的草地。

這是安瀾第一次完整走過這個家族世代相傳的遷徙路線,也是她第一次看到祖先們為後輩選擇的旱季避難地點,當這張線路圖被刻進腦海、和曾經熟讀的地圖相對應的時候,一切都有了意義。

卡拉家族克服千難萬苦穿越卡拉哈迪沙漠,原來是為了來到這片樂土——

奧卡萬戈三角洲。

奧卡萬戈三角洲,又名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每年旱季,北方強降雨形成的洪水沿河奔流而下,將這塊土地浸泡成一片澤國,為集結而來的動物們提供了絕佳的避難所。

一路走來,安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綠色變多了,哪怕在較為荒蕪的地方,也不見遷徙前那種光禿禿的、開裂的土地,每隔一段距離都生長著抗旱的灌木,大群紅嘴奎利亞雀在這些灌木和黯淡的草場間來回飛行,尋找著幹癟的草籽。

在沙漠中,象群是孤獨的行進者。

但在這片綠洲裏,象群只是體型特殊的赴宴者。

非洲水牛比象群來得更早,此刻早已拖家帶口地分布在三角洲裏的各個區域,黑斑羚、角馬、斑馬這些常見動物也隨處可見,在有蹄動物泛濫的場合,獅子永遠不會缺席,巨大的魚鷹在高空盤旋,預示著不遠處就有開闊水域存在。

奧卡萬戈最具特色的紅驢羚涉水而過,帶著三只幼崽的獵豹媽媽本想上前追趕,余光看到慢慢走近的象群,不得不停下腳步,警惕地拉開距離,放棄了這次狩獵機會。小獵豹們不知道母親心中憂慮,只顧著在草叢裏打滾,其中一只四腳朝天,伸出前爪去撈母親那搖來晃去的長尾巴。

卡拉對這些視線渾不在意,帶著家族前去覓食。

象群的目標是一棵吊燈樹,阿梅利亞一馬當先,兩條腿架在樹幹上,把大樹推得簌簌作響。幾頭小象看它吃得香,便都眼巴巴地跟著轉。邊上站著的阿涅克亞可見不得這種眼神,當即用象鼻把樹枝往下一卷、一拉,將那流淌著甘甜蜜汁的花朵送到孩子們嘴邊。

吃飽喝足之後,卡拉家族安頓了下來。

老族長選擇的暫棲地是一片小河灣,非洲象雖然不會像獅子、老虎那樣用種種方式劃分有形的領地,卻也有著一定的領地意識,在這片新家園裏,它們是“和平”的締造者和維護者。

動物世界裏沒有律法,一切默契自在心中。

在獵物資源充足的時候,掠食者們選擇遠遠地避開象群,即使強如鬣狗和獅子都不想來找這些陸地巨獸的麻煩。即使偶爾有襲擊發生在周圍,也好像一個晃晃悠悠的氣泡,剛浮出水面,就會迅速被空氣中這龐然的寧靜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