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認錯爹的第五十九天:(第3/3頁)

與絮果在江左老家常去的寺廟一模一樣。

絮果:“!!!”

當然,絮果和他的同窗們今天還要上學,明天也不會放假,他們是無法離開京城的。哪怕可以,一天的假期也不夠他們去一趟江左的。這是由連大人在雍畿城內出資改建,幾乎做到了九成復原江左廣濟寺的一座翻新寺廟。

寺名被連大人改成了廣善寺,因為他希望能廣結善緣,庇佑兒子一輩子平安喜樂。

廠公搞這麽一出,別人也是見怪不怪,因為大啟的公公們很流行出資當寺廟的香客,京裏京外有不少寺廟背後都能看到大太監的影子。

寺廟前的集市,在不是休沐日的時候一般是不會開放的,如今也不會。只是連亭雇傭了所有攤主,提前買下了他們攤位上的所有東西,請他們專門為他的兒子和同窗經營一晚。

從小郎君們下學,被馬車拉到廣善寺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在攤位上吃的、玩的、用的,就一律都由連家買單了。

楊樂雖然沒有去,但還是忍不住在事後問了他的小弟們,昨晚都幹了些什麽。

在聽說只是些吃吃喝喝時,他還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這有什麽?如果他想要,他家也能給他整一條街市,整一條更大的!

小打小鬧的攤位小吃之後,就是洛陽水席的正宴了,所謂水席,就是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如流水一般沒有盡頭。前有山水排場,後有錦繡帷帳,在絲竹管弦之樂中,盡享大啟頂尖廚娘的高超手藝。

“每一桌八道涼菜、十六道熱菜?我生日的時候不也這樣嗎?”楊樂更不屑了。他的生日是在絮果生辰之前的那個休沐日舉辦的,他的生日其實並不是那天,只是那天是休沐日,當官的大人們唯有那天才有空。

楊家的重點根本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們背後的關系網,隨便找個開宴會還好收禮的借口罷了。迎來送往的都是大人們的朋友,档次是肯定不會低的。

一個小弟說:“你的宴會和連絮果的不一樣。”

但如果讓他具體說哪裏不同,他其實也是說不上來的。前後兩次的宴會好像確實差不多,都不過是一些吃吃喝喝,可連家的就是能讓他們發自真心的覺得這裏更自在,就好像、好像他們才是這場宴會的主角,是真正受到邀請並被鄭重對待的客人。

宴會的最後就是煙火表演了,漫天的煙火璀璨又奪目,大家站在寺廟的鼓樓之上,一同看到了這場只為絮果一個人綻放的煙花。

楊樂其實昨晚也看到了,整個東城的人又有誰看不到這場盛大的煙火呢?

“還、還有呢?你們不會看完就回來了吧?散場這麽早?”楊樂盡可能的挑著刺。

“對。”幾個小弟遺憾極了,本來他們還想再逛一逛不用擔心人擠人,也不用害怕被拍花子帶走的廟會的,但是沒有辦法啊,“二梅來了。”

楊樂:“你說什麽???”

“二梅來了,我們就走了。”幾個小弟是一步三回頭的被家長帶走的,當然,他們的家長其實也挺想留下的。

那可是二梅啊!

是的,引領了整個雍畿熱潮的梅家兄弟,正是被連亭請入京的。只是連督主並無意把這當做什麽了不起的談資,在把兒子的客人們都妥帖的一一送走後,才請了梅家兄弟入場。

因為之前就說過了,二梅裏的弟弟極擅畫人物。連亭想和兒子留下一張永久的父子畫像。但他的兒子這麽可愛,那是一般的畫師能夠畫下來的嗎?他思來想去,還是只有梅家兄弟的畫技能勉強一試。

好巧不巧,多年前的梅家弟弟被連累獲罪,能夠活下來的原因,既是因為哥哥辭官撈弟弟,也是因為他們求到了連亭的師父張太監頭上。

張太監一輩子積德行善,不知道幫了多少人,只是在眾多受益者中,剛巧出了這麽一對畫聖而已。

作者有話說:

*背雲:這個其實應該是清朝才開始出現的飾品,搭配朝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