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認錯爹的第九十六天:(第2/4頁)

楊家也滿足了他,雖然還是一個學齋一間廂房,至少在刷好新漆、補好屋頂瓦片後,不再像過去那麽衰敗與昏暗。

不只是楊樂,大家的讀書環境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司徒淼都震驚了,悄悄問絮果:“楊樂是不是個傻子?”出這麽多錢改善國子監,看上去是挺氣派、有面兒的,但罵他的人也一起享福了啊,並且司徒淼拿腳指頭都能想得到,罵楊樂的人肯定不會感激楊樂,甚至還會在背後笑他人傻錢多。

司徒淼不在乎楊樂死活,他和楊樂的梁子從小時候他罵他是胖子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至今也不準備解開。他只是在乎這件事本身,因為雖然他很不想承認,但在別人眼中他們和楊樂是一樣的。都是沒什麽本事,靠蒙蔭上國子監的紈絝衙內。楊樂的糟糕形象,讓國子監所有的衙內風評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司徒淼可不想當什麽別人眼中好宰的大肥羊。

絮果那個時候剛剛出孝,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已經敏銳從這件事裏察覺到了不對:“楊樂是個傻子,楊黨不是。”

至少首輔楊盡忠不是,他能因為楊樂在國子監被人懟了一句,就同意自掏腰包重修國子監?不可能的,楊樂沒什麽重要,楊盡忠也沒那麽想當冤大頭,那他這麽做就必然有他的政治目的了。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了“楊黨重視文人、重視教學”的傳言在雍畿不脛而走。楊黨開始刷學子的好感度了。

絮果當時都快愁死了,每天回家都在和阿爹說這件事。

以前朝堂上口碑最不好的是楊黨,畢竟有武陵書院出身的清流派擺在那裏。但凡事最經不住的就是對比,在閹黨開始勢大之後,楊黨都好像被襯的沒那麽壞了。

絮果一點也不想別人說他阿爹不好,但他也知道閹黨不能像楊黨一樣通過修國子監來買文人的好感。先不說文人天然的就看不起宦官,只說在楊黨這麽做了之後,閹黨再做,那就有點東施效顰的意思了。

可閹黨又不能真的什麽都不做。

當年只有十二歲的絮果真的快要愁死了。

連大人卻只覺得為他操心的兒子可愛極了。當然,他也沒有故意讓兒子太著急,一邊給絮果夾菜,一邊老神在在的表示:“船到橋頭自然直,放心吧,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阿爹總有辦法。

或者說,絮果總能為他爹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氣。

連亭當時不著急,主要是因為他知道小皇帝已經準備發力了。閹黨根本不用收買人心,因為只有皇帝好了他們才能好。而小皇帝已經受他弟弟的影響,準備給全國各地的官學都提提待遇了。

聞蘭因會有這個想法,自然是因為絮果說的,他阿娘當年想給江左修更好的官學都不行,因為不能逾制,他真的好擔心他小時候的好朋友周吳鵲起的讀書怎麽辦。

聞蘭因一聽這可不得了,他是知道周吳鵲起的,絮果不知道提了多少回,雖然一直沒見過,但聞小王爺吃起醋來根本不講道理的。他還很有危機感的覺得,萬一絮果突發奇想,求他阿爹把周吳鵲起接來雍畿那可怎麽辦?

不行,他必須得讓那個什麽周吳鵲起留在江左,最好這輩子都別出現!

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絮果老家江左的官學環境了啊,但因為涉及到逾制,那就全國一起提升!當時年僅十二歲的聞王爺倒是已經不會撒潑打滾了,不過他學會了一招新的。

“我從小就沒了父王和母妃,還遠離了老家北疆……”

小皇帝聽的都麻了,他弟還記得他是他親哥嗎?說的好像他沒有失去爹娘,沒有不得不千裏上京,遠離北疆似的。

“唯一的阿兄還整日忙於朝政,我就絮哥兒這麽一個朋友。”

聽到這裏,小皇帝還能怎麽辦呢?自然只能連夜爬起來去算了算先帝的小金庫還剩下多少錢,夠不夠給全國的官學升級。然後,小皇帝就一臉驚喜的發現,你別說還真別說,不僅夠,還只花了個零頭。

小皇帝立刻大手一揮,就找來連伴伴解決了這件事。

也因此,楊黨還沒吹兩天呢,朝廷就下了旨,全國官學翻新。如果有各地豪紳也願意慷慨解囊,朝廷會為其在新修的官學裏立碑,以供後世知曉。

全國的富商都沸騰了,這可是能在官學留名的好機會!

不就是錢嗎?他們不缺錢啊!

連楊黨做的事,都莫名其妙就被嫁接成了揣測聖意,提前走位。從無私修建,變成了投機取巧。楊盡忠知道此事後開不開心不得而知,但早早就開始埋線散播這個謠言的連亭反正是挺開心的。

感謝楊黨為皇帝送來的嫁衣。

國子監裏本來因為楊家出了錢,而有些和楊樂吵架沒底氣的寒門學子也立刻重振了旗鼓。他們倒是也不會直接說什麽楊樂如何楊黨如何,但很會一褒一貶,感謝北疆王,感謝陛下,這才是真正的為學子考慮,為教育著想,且從不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