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認錯爹的第一百二十天:(第2/4頁)

各地言官紛紛上書要求嚴查,這背後肯定有事!

楊盡忠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禮部科舉舞弊案的幕後主使,所有舞弊案官員的頭兒。即便這些官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麽一個上線。

全世界大概只有連亭知道楊盡忠有多冤枉。但那又怎麽樣呢?連亭反正是不會給楊盡忠伸冤的。他連亭從來都不是個什麽好人,楊大人不會第一天才知道吧?

破筆殷勤的給自家掌印搬了把太師椅,讓他坐到了與楊盡忠一欄之隔的對面。

然後,破筆就帶著人一起退了下去,給足了二人談話的空間。

“你又要如何?”短短數日,楊盡忠已經快要把詔獄所有的大刑都領略個遍了,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折磨中,再難保持體面。他就這樣趴伏在草席上,眼神憤恨的看著眼前的連亭。

每一個來審問他的人都在問,說不說,說不說,但他能說什麽呢?那種憋屈比殺了楊盡忠還要讓他難受。但楊盡忠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他還有希望,他覺得連亭也就敢變著花樣折磨他,是不敢真的殺了他的。

因為皇帝需要他。

“需要你什麽?不會是你交給年娘子保管的那些證據吧?”連亭等了這麽多天,終於等到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他好整以暇地看著楊盡忠,不願意錯過楊盡忠臉上的任何一點變化。

是的,有關先帝的犯罪證據,都被楊盡忠藏在了化名交給年娘子保管的財物中。

順便一說,楊盡忠殺了先帝的證據,被他分開藏在了先帝的陵寢裏。紀老爺子開棺後都不需要驗屍,就已經看到了結果。先帝是被楊盡忠毒殺的,真是毫無技術含量。而科舉舞弊案實在是太大了,讓紀關山對先帝陵寢的開棺異常順利,滿朝文武根本就沒有人發現這事,也沒空去關心先帝死後又遭了什麽挖墳大劫。

楊盡忠以為自己上了雙重保險,殊不知什麽都沒藏住。

楊盡忠心頭一緊,他猜到了皇帝有可能會猜到他把東西藏在哪裏,但他不相信他們能這麽快拿到:“你不用詐我,縱使真的在那裏,你也取不出來。”

年娘子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原則的。

即便年娘子死了,她也會保證她的繼承人無法違背。

楊盡忠和年娘子鬥了這麽多年,他還是很了解自己的這位老對手的。從很多年前開始,年娘子就一直在用各種想象不到的角度,來拿捏貪財摳門的先帝,讓他做了一些真正有利於民的事情。雖不是次次成功,卻也確實做了不少實事。

若不是後來有北疆戰事拖著,楊盡忠毫不懷疑,年娘子最後會想辦法設計讓先帝殺了他。

可惜,老天終究還是站在他這邊的,年娘子自己病死了。真是好可惜啊,楊盡忠一直想看看年娘子在知道她想要的證據,就在她努力保管的地方但她礙於承諾而沒有辦法動時的表情。

連亭長嘆了一口氣,打斷了楊盡忠的妄想:“你了解年娘子,年娘子就不了解你嗎?”他也不給楊盡忠再問的機會,直接就從袖中拿出了絮萬千留給兒子的銀莊守則,還特意當著楊盡忠的面抖了抖,在清脆的紙張碰撞中,念出了最小的一行字。

“……銀莊有義務協助官府衙署凍結款項,積極配合信息調查,包括但不限於交易日期、交易內容以及客戶的身份信息等。”

商人重諾,這沒錯。

但每一個守法的公民,也有義務配合國家對犯罪分子的調查啊。

“早在你們簽訂契子時,這條內容就寫在上面了。”連亭友情提醒,讓楊盡忠睜大他的狗眼看一看,這是一開始就說好了的協議,年娘子可沒有違約,“你簽了字,就代表你同意銀莊對衙門的配合。”

楊盡忠當時是化名,簽字畫押的人並不是他,連亭為了找出這個人可是費了一番功夫。不過總算黃天不負苦心人。

楊盡忠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內容,也想象不到年娘子還會有這麽一手。

因為大概對於楊盡忠這樣的人來說真的很難理解,在絮萬千的意識裏,銀莊從來都不是她私人的,只要國家需要,吾輩義不容辭。一如她會用銀莊為北疆的戰事籌款,一如在連亭對兒子交付了正式的審訊文件後,他兒子就能夠通過後門,打開楊盡忠化名托管的所有財物。

理論上來說,只有信物或者本人可以打開箱子,但絮萬千也考慮到了本人和信物同時遺失的情況,絮果就成為了那最後一把以防萬一的鑰匙。

不到萬不得已,絮果不會開啟後門。

但如今的情況明顯就屬於很特殊的那種了,絮果輕松找到了被藏起來的所有犯罪證據。

連亭欣賞著楊盡忠渾濁的眼睛,從最初的不可置信,過度到了“你在詐我”的掙紮,再到最後“這怎麽可能”的無能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