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跟一個太監講傳承?

昆曲的好苗子為了赴約,還特地找導演請了一天的假。

好在吳雨申和蘇兆斌都無所謂。

而且錢宸只請了一天。

動指有董威,大部分的動作設計都已經確定下來,只需要“變現”就行。

錢宸的戲份也並不多。

他的重頭戲還要往後壓,現在都還在拍楊枝瓊和殺手的戲。

基哥開車。

八點半就到了戲曲學校。

這裏不是上戲,而是上戲附屬的中專學校。

很快,錢宸就見到了此行的目標。

張老師是一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老太太。

慈眉善目。

渾身上下都透著精致文雅。

“張老師好,我是錢宸。”

“你好。”

這也太年輕了吧。

電話裏聽聲音還不覺得,因為錢宸的聲音醇厚溫和。

說是三四十歲也有人信。

而現在看,哪怕錢宸刻意蓄著胡子,他也絕對不超過二十五歲。

“電話裏談的事情,不知道您這邊有沒有可能給安排一下。”

錢宸的目的還是登台。

至於傳承昆曲什麽的,他完全不感興趣。

你跟一個太監講傳承?

太監奉行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這個不著急,先進來說話吧。”張老師把錢宸讓進來。

張老師家裏竟然還有別人。

不少人。

不好。

有埋伏!

“這位就是錢宸,這些是咱們學校對昆曲這一塊比較有研究的老師。”

然後張老師就給一一介紹了一下。

還有一位副院長,可以說是昆曲大師級別的了。

錢宸很謙虛的問好。

心裏卻在暗嘆,這下完了。

這麽多人,請吃飯得花多少錢啊。

虧成錘子了。

“就先不客套了,聽說你從海外回來,帶回了一部失傳的曲目,不知道能不能讓我們開開眼界。”

那位被介紹稱是副院長的老太太迫不及待的開口問。

“當然。”錢宸還能說啥。

喝了口水,做了點準備。

直接開唱。

這一亮嗓子,就讓眾人眼睛一亮。

好功夫。

這唱功,最起碼也得有小十年的功力了。

明顯是下過一番苦功。

而且氣息綿長,唱這麽久都不帶喘的。

就是覺得這小夥發音和有些唱腔很奇怪。

嗯,很古樸的感覺。

有善於創作的老師,更加能夠領悟到這處戲的精髓。

這劇目質量絕對上乘!

宮廷劇目也不過如此啊。

這位復原《斑竹記》的一定一位大師。

大師手筆!

這一次,錢宸為了取信這些人,比上次唱的更好。

只是唱完是不可能唱完的。

唱一天也唱不完。

但他也沒再堅持只有這麽點,復原已經失傳的昆曲劇目,就不會只復原這麽一個選段。

“我們希望你能把這個劇目給寫下來,到時候會編入現有的昆曲目錄,”老太太似乎擔心錢宸不快,又補充道:“協會可以盡可能的給你一些經濟補償,只是不多。”

一聽說補償不多,錢宸立刻大義凜然的搖搖頭:

“補償就不必了,藝術的傳承比什麽都重要,我很願意錄下來送給協會。”

好孩子……

大夥立刻就被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然後就開始敘輩分,要把錢宸納入體系裏來。

就憑一部失傳了的《斑竹記》,錢宸就成功的打入了昆曲的陣營裏。

周先生說過,撒一個謊,要用無數個謊來圓。

他還說,出來混的,早晚都要還。

錢宸只能硬著頭皮編故事。

只咬定他師傅是大院的老人,從鍋外回來住了幾年。

教了一些東西。

後來似乎又去鍋外了。

也沒有聯系方式。

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喊她王奶奶。

王姓有上億人,為華人第一大姓。

大夥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有那位姓王的名宿。

無可奈何,只好把錢宸定義為第三代。

那個年代旅居鍋外的大師,要麽是第一代,要麽是第二代。

既然錢宸的老師是第一代或者第二代。

那把錢宸定為第三代就比較合理了。

第四代還不夠成熟,幾乎沒有人能達到錢宸這樣的水平,平白辱沒了錢宸。

而第五代更還是學生娃娃。

於是,錢宸就成了昆曲的三代傳人。

他對這個結果並無不滿,雖然嚴格算起來,他在昆曲這一塊是這群人的祖宗。

當年能進宮唱戲的,哪個不是名家。

咱家不想占你們便宜,只要你們給我個機會讓我上台。

“錢宸他希望能夠登台演唱,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張老師替錢宸把這事提了一下。

這不是什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