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捏鼻子叫醒這一招, 簡單,直接,粗暴, 但有效。

比如此時此刻,兩個身著道袍的醉鬼就在三娘她們的捏鼻子喚醒大法下猛地驚醒過來。

在那個相對比較年輕的男人坐起來前,郭幼明已經眼疾手快地沖上前把自家侄女撈走, 省得真遇上不好說話的人。

那男人約莫與王維一般大,他的五官比許多人深邃許多,睜眼之後更給人如雕似刻之感。他一時沒弄清楚到底是什麽情況,只見不遠處有雙烏葡萄似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打量著他。

想來剛才便是這小不點捏得他透不過氣來。

旁邊的老道士也醒來了, 他今年已經五十多, 年紀也不算小了,竟是在山頂上睡了一覺, 真是跟瘋狂的人待一起久了自己也會瘋狂。

三娘見兩人沒生氣, 便掙開她八叔的懷抱,跑過去問兩人:“你們在這裏睡了一晚麽?冷不冷?”

那抱著酒壇子的人搖了搖懷裏空了的酒壇, 隨手扔到一邊去, 才答道:“我們後半夜才上來的,沒想到看了個日出後酒就喝完了,只好遣人下山沽點酒去。”

沒酒喝便睡覺,那不是很尋常的事嗎?

三娘聽後驚嘆不已:“你們還看了日出!我們不熟這邊的路,沒法半夜上山。”

她興致勃勃追問對方今天的日出好不好看,還和人家感慨說她長這麽大都沒到山頂上看過日出!

那人聽得一樂, 說道:“你才幾歲?”

三娘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和對方互通姓名,便說了自己的名字, 並表示自己今年已經足足六歲了。

既然三娘都已經自報家門,那人也不吝於給她介紹自己與身邊的老友:“我姓李, 單名一字白,字太白,這位乃是我好友丹丘子。”

李白之名兩京還沒多少人知曉,郭幼明等人聽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倒是丹丘子算是嵩山一帶比較有名的隱士。

丹丘子師從紫陽先生,而紫陽先生又算是貞一先生司馬承禎的徒孫。前頭提到過,玉真公主曾奉皇命跟隨司馬承禎學道。

也就是說,丹丘子若是不要臉一點,那是可以憑借師門和玉真公主攀上那麽一點同門關系的。

這便讓丹丘子可以非常舒服地在嵩山一帶幽居修道,得空便到洛陽參加些清談雅宴露露臉。等他年紀再大些,說不準就可以成為朝廷的禦用道士了!

可惜目前他的年紀處於不算太年輕也不算太老的尷尬階段,估摸著還得多隱居幾年刷刷資歷。

丹丘子與李白相識已經十多年了,李白與妻子許氏的婚事就是由丹丘子的老師胡紫陽作為媒人促成的,李白也因此在安陸安了個家。

他這次過來玩也是因為受到丹丘子邀請,順便看看能不能趁著聖人在洛陽上書自薦。

可惜不知是不是聖人平時已經不怎麽看延恩匭,他投獻的文章宛如石沉大海,始終沒有半點回音。李白對此無可奈何,只能待在嵩山這邊喝喝酒登登高,當是過來與老朋友相聚了。

哪怕三年前到長安求仕時屢屢碰壁,李白依然對自己充滿自信,打心裏覺得只要聖人肯看他的文章絕對會欣賞他過人的才華。如果聖人不欣賞,那肯定是聖人壓根沒看!

既然此時還沒人認得李白,連丹丘子對眾人來說也只是個耳熟的道士,便也沒人太在意這次偶遇。

三娘追著人問日出的景致,問完又覺得李白他們肯定餓了,邀他們一起吃些茶點。

公主府的仆從早便取山澗水煮了茶,供眾人坐下品茶賞景。

李白確實餓了,沒和三娘客氣,喝了幾口老茶煮出來的茶水,便與她們分吃起由仆從捎帶上山的吃食來。

這頓露□□食吃了過半,兩道童哼哧哼哧地登上山頂來,一人吃力地抱著壇酒,一人吃力地提著個食盒,顯見是為李白他們的山頂聚會付出良多。

道童們跟隨師父入門修行,大多便等同於不拿工錢的小小童工,什麽事都得替自家師父幹,跑跑腿完全是他們的分內職責。

不過丹丘子對兩道童顯然還不錯,把他們養得圓潤討喜,面色也紅潤可愛,眼底絲毫沒有仇怨之色。

見有旁人在,他們乖巧地上前行禮問好,接著便手腳麻利地把提上來的吃食擺到眾人面前,而那壇子就則專門呈給李白。

李白看到酒來了,兩眼一亮,給能喝酒的大人都滿上一杯,嘴裏還感慨道:“山上就是這點不好,光帶一壇根本不夠喝,偏偏多了又帶不了,遣人下山去買一去一回得老半天。還是到丹丘子家中喝更痛快,那邊離縣裏近,什麽酒都好買。”

丹丘子道:“還不是你自己突然說想登山看日出?”

李白正要回上幾句,就見三娘正一臉羨慕地看著他們。

李白奇道:“你這樣望著我們作甚?”

三娘沒想到李白會注意到自己,不由有些不好意思。她回答道:“要是我到了三五十歲,還能像你們這樣有說一起去登高就一起去登高的好朋友,那一定是件很令人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