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九月下半月就是為期十五天的授衣假, 秋涼漸漸起來了,府中上下也要趁此機會準備新衣。

府中丫鬟有擅於記賬的、有擅於梳妝的,自然也有擅長女紅的。

三娘身邊擅長裁衣的丫鬟叫雲錦, 取自牛郎織女故事中織女一雙巧手擅織的“雲錦天衣”。

當初雲錦還是個跟在三娘身邊聽故事的小丫鬟,得知織女嫁給牛郎後就廢了自己這門獨家手藝,頓時覺得十分惋惜。為什麽嫁給牛郎, 就不織雲錦天衣了呢!

小小的雲錦,從此有了大大的想法:如果她掌握了一門好手藝,那肯定是不願意因為嫁了人就放棄的!

雲錦當時就和三娘討了“雲錦”二字當名字,並和三娘說了自己的志向。

很多東西都是能以小看大的, 同樣的事, 旁人聽了沒什麽感觸,有些人聽了卻生出許多感慨來, 大抵說明她在這方面是當真有些天分。

雲錦被三娘安排去跟人了解了織造、裁衣等方面的事, 很快發現自己的長處,她對顏色搭配和花紋設計特別有天分。從此她便負責三娘安排日常衣物, 保證每天都能讓三娘漂漂亮亮地出門。

不僅三娘, 自從她們跟著三娘來到藍田縣,連繞梁她們的衣著也是她安排的。

盧氏和狄平、狄安每次過來,都感覺自己一頭紮進了群芳堆裏,每個人都鮮妍好看得跟花兒似的。

格外賞心悅目。

到了授衣假期間,負責置辦府中上下衣物的雲錦是最忙碌的。

因為三娘說要在藍田縣裏采買布料以及找裁衣的人,所以雲錦得一家家地去接觸和比較。

幸而她本來就愛幹這些事, 即便每天都挑得眼花繚亂也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分外充實和快樂。

盧氏與三娘往來多了, 早已知曉雲錦的天分,便和三娘商量說想叫雲錦給她們家也一並安排了, 她肯定不會讓雲錦白幹,賞錢絕對不會少。

三娘豈會攔著不讓雲錦賺錢,當即把雲錦喊來說了此事。

今年兩家的衣裳便一並置辦了。

不過雖然兩家衣裳都是雲錦一手包辦,卻也沒有撞衫煩惱。雲錦挑選的樣式、顏色皆是因人而異,很能展現個人特點,有時候只是顏色上的些許調整便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

起初這件事也沒人在意,直至入了冬後天氣愈發冷了,眾人都把新冬衣穿了出來,才有人覺出點不同來。

比如縣衙裏頭就有人敏銳地注意到這麽一件事:天氣轉冷的第一天,狄縣尉的身姿仿佛更挺拔了,連平時沒什麽表情也不怎麽引人注目的臉龐,都在那身簇新冬衣的映襯下顯得英俊了幾分!

主簿就納悶了,總感覺狄縣尉以前不長這樣啊。

說起來狄縣尉比三娘早到一年,所以去年冬天狄縣尉就已經到藍田縣了,大夥還是看過他穿冬衣的模樣的。

不對勁,肯定有哪裏不對勁!

主簿年紀雖然不小了,卻還是有顆愛美之心,這一點從他打理得油光水滑的花白長胡子就能看得出來。他悄然走過去問狄縣尉:“你這身衣裳不錯,哪兒買的?”

狄縣尉一向都是妻子給什麽他就穿什麽,哪裏知道哪裏在哪買的?

“都是內子準備的,我也不知曉。”狄縣尉回道。

主簿有些失望。

不過回到家後,主簿也從自家老妻那兒知曉了到底是怎麽個情況。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主簿夫妻倆和和睦睦地過了大半輩子,喜好上自然是挺相像的。

比如都愛俏。

得知兩家今冬的衣裳都是郭少府身邊的丫鬟雲錦選的料子、挑的款式,只能感慨郭少府不愧是年紀輕輕就能考上狀元的人,連身邊的丫鬟都有這般本領。

主簿妻子道:“今年我要回趟娘家,多置辦兩套新衣不過分吧?”

主簿聞言也立刻道:“今年有許多需要我露面的要緊事得辦,我多置辦兩套新衣也不過分吧?”

夫妻倆覺得雙方的需求都極為合理。

兒女都已經長大了,也都各自成家,他們夫妻倆操勞了大半輩子,只是多做幾身衣裳而已,誰又能說什麽?只能怪自己沒在授衣假前多和郭少府那邊走動走動,要不然就不用費這個事了。

很快地,其他幾家女眷也成為了郭府常客。她們雖沒讓孩子拜三娘為師,卻也叮囑自家兒女多和狄平、狄安往來。

只要交情好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三娘從小就喜歡人多,倒不在意其他人多塞幾個孩子過來。

人情這東西一般是有來有往的,眼下多熟悉熟悉,以後有什麽事情要辦也方便。

十一月初,過了大雪節氣,藍田縣才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

入睡前還只是小雪細細碎碎地飄,夜裏雪就大了起來,早上醒來後滿院子的樹都裹上了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