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水殿風來(4)

一只鴨子還沒吃完,旁邊忽傳來腳步聲。兩個公人走了進來,掃了屋內一眼:“誰是教坊司樂伎綺霞?”

“我是。”綺霞一看又是官府差役,無奈地站起身,“兩位官爺,這黑天下雨的不會又要叫我去問話吧?早上不是問過了麽……”

話音未落,官差一條鎖鏈就掛在了她的脖頸上:“你的事兒犯了,衙門批了文書,即刻收押!”

綺霞嚇得渾身一顫,手中筷子頓時掉落在地。

阿南忙按住鎖鏈,打探問:“兩位差爺,綺霞犯的什麽事?”

官差不耐煩道:“登州知府的命案!”

“苗知府的命案,之前官府早已徹查過,已確定綺霞與此事無關了!”

鐵鏈勒得脖子生疼,綺霞不得不擡手抓著點,勉強透氣:“是啊,我當時真的不在,你們問過好幾次了……”

“我們奉命行事,你有什麽話,堂上審訊時會問清的!”官差說著,扯起綺霞就走,“走!”

眼見官差如狼似虎,綺霞只能拔下頭上金釵,匆匆塞到阿南手中:“阿南,你先幫我保管著,要是我……你把它賣了,好歹替我料理一下身後事。”

“別胡說,你沒事的!”阿南收好鑰匙和金釵,眼看著綺霞在雨中被官差拉走。

擡頭望著外間的雨,她站在店門口思忖許久,是否該去找阿言詢問此事。

可這都入夜了,她要去何處找他呢?總不可能闖入東宮去找人吧?

正思索著,卻聽雨中傳來噠噠的馬蹄聲,兩匹高大墨驪拉著一輛金漆玉飾的馬車在她面前停下。

車簾被打起些許,街邊被風雨暈染的燈光照出朱聿恒的面容,讓他一貫沉郁的面容,顯出難得的溫柔。

“怎麽不帶傘?”他隔窗問檐下的她。

“因為你會來接我的。”正愁去哪兒找他的阿南朝他一笑,一個箭步躍上了馬車。

車內十分寬敞,她在他對面坐下,撣著身上的雨珠,問:“怎麽回事,為什麽綺霞又被抓走了?”

“是麽?”朱聿恒顯然不知此事,道,“我找人幫你詢問一下。”

阿南挑挑眉:“咦,那你來找我是?”

“這是你之前想看的工圖。”朱聿恒從身旁取出一本冊子給她,“行宮重地,按律不得私自窺探工圖,但……你若在我身邊稍微看一下,不算違規。”

“真的?我就知道阿言最好了!”阿南歡喜地接過來,不管馬車在雨夜顛簸,立即翻看裏面的內容。

扉頁之上,赫然便是“上遼行省平章關奪”的落款。

關先生曾席卷上都及遼陽,自然被任命為上遼平章。

“那座行宮,果然是關先生設計修建的!”阿南有點激動。

朱聿恒道:“這確實是他親筆所繪圖冊,你看裏面的字跡。”

借著車內晃動的琉璃燈盞,阿南迫不及待翻看裏面的內容,發現字跡果然與薊承明那張地圖上的一樣,一手行草筆走龍蛇,仿佛可以看到他寫字時那飛快的速度。

阿南正看著,翻到某一頁時忽然“咦”了一聲,將冊子豎起,轉給朱聿恒看。

那是一簇灰黃的印記,三枚新月形狀,合成一朵花的模樣。雖已年深日久,但依舊可以看出那筆觸不是用筆寫成的,應當是用指尖抹成。

朱聿恒點了點頭,說道:“與薊承明那張地圖上的旋渦一樣,是六十年前以手指點胭脂繪下的。”

“而且,這印記的形狀,與苗永望死時身邊留下的印記一模一樣啊!只不過那印記是用青色眉黛畫下的。”阿南舉著書上的記號看著,大感興趣,“六十年前的關先生,和六十年後登州知府詭異的死,居然留下了相同的痕跡!”

朱聿恒緩緩道:“對,這其中,必有關聯。”

阿南看著那印記,再一想又皺起眉頭:“不過也不一定。畢竟,有些姑娘比較邋遢,畫完了眉或者塗完胭脂後懶得洗手,隨手就在墻壁上、書頁上抹掉痕跡,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三捺的痕跡,或許可以湊巧弄得出來。”

琉璃燈光華柔和朦朧,照出朱聿恒凝望她的雙眼,裏面含著幽微鋒芒:“不,絕不是湊巧。”

阿南合上了書,認真地望著他:“有新的佐證出現?”

朱聿恒“嗯”了一聲,卻沒有回答,只打起車簾。

雨絲籠罩著外面的世界,他們出了高大的城門,向著東南而去。

“去行宮?好啊,我倒要看看關……”阿南看著車外,敏銳地認出了方向。但話音未落,她又忽然閉了口,朝他眨了眨眼,把臉板了起來,“不行,你叫我去我就去嗎?官府又沒給我發俸祿,為什麽我要替朝廷出力累死累活的呀?”

朱聿恒哪會不懂她的意思,淡淡道:“綺霞的案子,我會讓他們好好審查的。若有需要,到時我親自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