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燕子空磯(1)

阿南實在是個招搖的人。

擁有青鸞金環的下一刻,她就沖入一家成衣鋪子,挑了幾件合襯的衣裳,回去後連夜修改。

第二日,她便興沖沖戴上了青鸞,穿上改了修腰窄袖的雪青挖銀雲衫子,淡勻脂粉,光彩照人地出門了。

廖素亭按照約定帶了一匹快馬在門口等她,看見她便眼前一亮,贊道:“南姑娘今日真是精神!”

阿南擡手扣緊發上金環,以免在途中顛散了頭發,隨即躍上馬朝他一揚下巴:“走,上哪兒釣魚?”

“燕子磯。”

燕子磯位於應天以北,下臨大江,如燕子淩空飛渡,直擊萬裏波濤。

神機營與龍驤衛呼朋結伴來此鬥賽釣魚,還請了附近酒樓的廚子,在陰涼處搭好鍋碗灶台,釣上來的魚現燒現吃。

阿南與廖素亭到來時,營中眾人已經釣了一堆小雜魚,雖然只能拿來燉魚湯,倒也香氣撲鼻。

見廖素亭把昨日那個姑娘帶來了,眾人魚都不釣了,丟下竿子圍攏上來和他打招呼,醉翁之意全在阿南身上。

諸葛嘉正與神機營南直隸提督戴耘說話,一擡頭看到阿南,差點把釣竿給捏爆——

好好一場聚會,怎麽這個女煞星也來了?

戴耘早見殿下對阿南非比尋常,滿臉堆笑過去表示歡迎,還奉上自己的竿子,讓阿南挑根趁手的。

阿南笑吟吟謝了他,揀了根鉤線最粗大的,又尋到水面開闊的地兒,捏了點餅餌,隨意便拋下去了。

戴耘暗自搖頭,心道這姑娘一看就是新手,又想釣大魚,又沒這技術。

但皇太孫的面子不可不給,回頭見諸葛嘉黑著臉看阿南釣魚,便湊過去低聲問:“諸葛提督,你看……要不要叫旁邊漁民下水趕一趕,把魚群趕過去方便南姑娘釣?”

諸葛嘉嘴角一抽,問:“你覺得她會釣不到?”

戴耘瞥著那毫無波瀾的水面,道:“這擺明就不可能釣到的,你看那線一動不動的……”

話音未落,水面上的鵝毛浮標忽的一動,漣漪蕩開。

“喲,這吃口,這動靜,大魚啊!”眾人都是一驚,立即朝阿南這邊圍攏。

阿南卻並不著急,身子在旁邊樹上借力,持竿的手依舊穩穩的,直等那下墜後扯的勢頭確定了,她才往回拉竿。

她拉竿的手勢十分刁鉆,水下的魚在左沖右突,她便就著魚的勢頭任它亂轉,看似隨意拉扯,水下的魚卻因持續掙紮而精疲力竭,不知不覺離江岸越來越近。

“冒頭了冒頭了,哇,好大一條青魚!”

眼看水下那條魚已經顯了身影,又肥又壯,足有四尺長。岸上頓時有人咋舌有人驚呼,還有人估計阿南的魚線必定承受不住這百斤的大魚,幾個年輕人跳下江,涉著齊腰的水連拉帶抱,將魚拖了上來。

圍攏過來接魚的廚子們,一看見這魚的大小,頓時驚呆了:“好家夥,這麽大的魚,我們帶來的鍋可燉不下!”

阿南拍著魚頭笑問:“這也算大?”

“這還不大?江裏的魚祖宗都被你釣上來了!”眾人擡著魚便在旁邊一塊巨石上比了比。

石頭上已有眾多長長短短的痕跡,最長的一條痕跡塗了金漆,但也只有四尺不到。

眾人拿刀刻了痕跡,依依不舍將青魚放回水中。戴耘指著那條金漆線道:“這是二十年前李景龍駐軍於此,在燕子磯釣到的大魚,他當時十分得意,特地在這塊石頭上刻下長短炫耀,後人釣到大魚也常在石上刻記,沒料到南姑娘今日居然一舉超越了所有人,真是壯哉!”

李景龍,阿南倒是聽過他名字。

李景龍靖難之時受封征虜大將軍,奉命率五十萬重兵鎮守應天,本是簡文帝和朝廷寄予厚望的屏障,誰知卻敗給了燕王區區數萬之眾,後來更是打開城門率眾投降,是公子的大仇之一。

“這敢情好啊,給我畫條紅漆,我要力壓所有人!”阿南換了個小點的魚鉤,開玩笑道。

“安排上,旁邊再刻個南字!”

阿南今天風頭正盛,連連上竿,廖素亭幹脆丟了自己的竿子,過來專門幫她解魚上餌,忙得不亦樂乎。

秋末初冬,江水浩蕩遼闊,日光照在他們身上,溫暖又清爽。

阿南一邊釣著,一邊與廖素亭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那個李景龍,當年在這邊駐軍?”

“是啊,二十年前靖難之役,今上便是於此一戰扭轉乾坤。”廖素亭道,“自古以來南北劃江對峙者,北方勢力多於采石磯渡江,而南方勢力多借燕子磯防衛。當年陳霸先便在此處大破北齊,宋軍大敗金兀術也是在此。”

“確實是好地勢,這燕子磯怎麽看都是切向北方的一柄尖刀,不愧為長江天險。”阿南望著旁邊驚濤亂拍的石磯,縱目遠眺對面的風景,指著江中沙洲,問,“那是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