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延續上一章的話題(這段雜談可以跳,

【那些年中國以一國之力硬剛十多國,一寸山河一寸血。人民的血淚,歲歲年年永不忘。

他能寫出"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也說出更加驚天動地的話。】

天幕播放了那天的畫面:"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開天辟地一聲雷!

那個人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天幕之中,萬萬人民歡欣鼓舞,為國家喜悅,為自己喝彩。

天幕下,萬萬人心神震顫。

皇上驚慌失措,王公貴族厭惡不已,士大夫咬牙切齒。未來的世界居然會變成那個樣子?憑什麽要讓那群愚昧無知的人站起來?他們接受統治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荒唐!荒謬!

無數信奉忠君愛國的儒家學子精神上也受到沖擊,幾乎都很不滿。

沒有皇帝,這個國家不就亂了嗎?這新國家怎麽這麽胡來!

眾生百態。

家境貧寒、一無所有的平民百姓則是純粹的高興:“我們……站起來了?”

他們心中幾乎不約而同閃過一個念頭,那是仙境嗎?

白居易望著天幕,泣不成聲。

“原來有人能懂我。”

這簡直是他接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了。

他現在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官員,可是小時候也是在村落裏長大的,天生憐憫百姓,是士大夫中的異類。

他心中一直有迷茫,為什麽小時候需要跪縣令,為什麽長大後需要跪皇上?

他試圖表達自己的疑惑,可周圍的人習慣了這個世界,已經不會好奇這個問題了,沒幾個士大夫會為自己賺錢而感到羞愧,反而覺得撈的錢還不夠多。

生來如此?便對嗎?

未來,他篤信佛教,是因為在現實牛活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宗教中寄托情思

佛說“眾生平等,善惡終有報”。皇帝如果沒有功德,來世也投不了好胎。普通百姓如果能有功德,未來也能飛黃騰達。

白居易深深為佛教勾勒出來的世界而感到動容,卻也明白,這個幻想世界太遙遠了!

現在,天幕給了他一個驚天動地的答

案。

這個眾生平等的世界是存在的,而且就在腳下這片土地上。

比起這個禮物,杭州人民紀念他算什麽?

那些眷戀不過是個人的榮耀,而天幕送給他的禮物是所有百姓璀璨的未來。

他們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這膝蓋不需要再跪任何人!

杜甫望著天幕,老淚縱橫,卻沒有拿手擦,因為他的所有心神全部被天幕奪走了。

他的眼神粘在了那個人身上,一刻也不舍得離開,滿腦子只有那一句"站起來了"。

杜甫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君愛國是他的座右銘,國家不可一日無君。

可現在天幕告訴他,國家可以沒有君主。他既覺得荒唐,又忍不住產生向往之情。

"……我想致君堯舜上,我忠君愛國,我想讓天下的寡門子弟都能有屋子住,不至於像我這樣飄零。”

“可我沒有您那樣看重百姓!”

他下意識屈著膝蓋,想像懷念唐太宗那樣下跪,表達自己的尊重和愛戴。

可這時,天幕的場景映入眼簾,人民說他萬歲,他說人民萬歲。

杜甫於是站直了身體。

他不會想看別人下跪,因為每個人民都應該站起來,下跪是對他的侮辱。

杜甫眼淚汪汪,從前他的聖主是唐太宗,現在,又加上了一位。

“私者一時,公者幹古。”

他興之所至,掏出紙筆,將滿心的感受化為一句句驚天動地的詩。

別說普通老百姓了,連皇上李世民看到天幕中的典禮,都感到震撼不已。

他年輕的時候和父親征伐四方,長大後當上皇帝,還禦駕親征。從貴族到皇子,從皇子到皇上。

他這輩子看的風浪太多,本以為再沒有什麽讓他驚訝和失神的事情。

結果今天的天幕告訴他,他還太年輕了。

天幕中,城樓下的萬萬人根本不用下跪,自信地挺直腰杆,為國家歡呼,為自己歡呼,這是他們打下的天下。

這不是皇上的天下,這是他們的國家!

他們雖然生活不算富足,但是精神無比昂揚。

普通的皇

上為平民造反感到憤怒,完全沒辦法接受,唐太宗卻沒那麽意外。

因為他早就認識到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如果皇帝只會壓榨全天下的人,那百姓怎麽會喜歡皇上?只會想著該怎麽趕跑他。一開始是起義,後來連皇帝都沒了。

李世民望天長嘆:"……比起未來,天幕稱贊的貞觀之治算得上什麽盛世?"

大唐再怎麽繁華,也是家天下。未來再怎麽貧窮,也是公天下。

長孫皇後同樣震撼不已,聞言安慰道:“二哥,你做得已經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