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程頤:牝雞司晨!

北宋文人程頤望著天幕,面色很不好。

或者說,從天幕出現在大宋,他的面色就沒好過。天幕透露出來未來的信息當然是好事,或許能幫北宋避免滅亡的命運,他對此是高興的。

可是他並不喜歡古青青。

他攥著書籍,骨節凸顯,心中不高興:"未來的世界也太過荒唐,先不說沒有君主,就連女子也可以如此拋頭露面嗎?”

“這天幕背後的神仙也很不知所謂,那麽多好男兒不選,偏偏要選一個女子來給皇上說未來的事情,簡直荒謬。”

在他眼裏,合格的女人就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裏,相夫教子。結果古青青這個女人跑來說書,還經常說笑話,一看就不是個正經人。

未來的世界他管不著,他很擔心大宋的女人看了古青青之後,學壞了!

當然,這些話他不敢直接說出來,只敢在心裏說。擔心觸怒了天幕背後的神仙,導致遭受天罰。

更重要的是,他還很討厭蘇軾這個口無遮拄的人,認為他一點也沒禮貌。

他腹誹道: “果然是一個女子,排出的榜單一點也不可信,唐宋兩朝比蘇軾厲害的人可多了,換成是我,我都不會讓他排進前十。”

“沒想到陛下居然快駕崩了,蘇軾這豎子居然還能被高太後賞識……蘇軾怎麽老是被女流之輩看重?”

他心裏貶低蘇軾,其實也隱含著一點艷羨和期待。這個視頻播放之後,蘇軾肯定會比之前還要風光。他也是個知識淵博的文人,和哥哥一起編著書籍。

他和哥哥在未來的評價是怎麽樣的?

他心裏把握挺大的,他發展了孔聖人的學說,桃李滿天下,不敢說自己能比得上孔聖人,但應該能和董仲舒做比較吧?

他滿懷期待地望著天幕,渴望聽到自己的片段。

好消息是,很快就聽到了。

壞消息是,很難聽。

天幕繼續播放:【司馬光被蘇軾嘲諷了,當然不會高興,可惜他也沒有辦法。

宋哲宗年紀太小了,祖母高太後,也就是高滔滔才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帝。

她鐵了心想保的人,誰搞也不行。

高太後重用蘇軾兄弟二人也有原因,這對兄弟為人比較正直、兩袖清風,

不怎麽結黨營私。

高太後希望用這對兄弟來平衡朝堂的鬥爭。

蘇軾這一生不僅有“弟弟,撈撈”,還有“太後,撈撈。”

蘇軾背靠大樹好乘涼,嘴欠的毛病那是從來沒改過。

程頤,就是搞程朱理學的文人。他跟蘇軾是同齡人,還先後進京趕考,在各自的領域闖蕩,都闖出了一片天。

如今,他們在朝堂上當同事。

蘇軾並不喜歡他,覺得他太古板了。】

與此同時,天幕出現新的畫面。

蘇軾從黃州回來沒多久,司馬光就去世了,算下來砸缸的司馬光當了八個月的宰相就嗝屁了,宰相府於是開始辦葬禮。

巧的是那一天,宋哲宗正在把宋神宗的靈位送入太廟。事情辦完之後,文武百官都急著去宰相家裏吊唁。

程頤的演員不知道是不是想抱皇上大腿,於是攔著那群人不讓他們去:“論語裏面說過,哭過之後就不能歌唱了。我們剛剛給神宗辦了吉祥的典禮,怎麽可以又去參加葬禮呢?

慶典和喪事不能一起辦。所以別去司馬家了!"

蘇軾的演員很真性情,他不喜歡司馬光辦事極端,但這只是就事論事,他還是很尊重司馬光的。

司馬光這一輩子都在為大宋操勞,他活著當宰相的時候,程頤多熱情啊。現在人剛死,程頤就冷著臉劃清界限了。

人走茶涼,未免太過小人作態了!

司馬光曾經還舉薦程頤當皇帝老師呢,要是沒有司馬光,他還不知道在哪個地方摳腳。

他嘴上說著孔聖人的話,一點也不幹人事兒。

蘇軾於是發動了嘲諷技能:“這又不是孔子制定的禮儀,這是那個鄉下人叔孫通幹的好事,渾身汙垢,和泥裏爬出來的一樣。"

叔孫通是秦漢時期的儒學家。蘇軾這麽說,就是在含沙射影地朝諷程頤像個老學究一樣食古不化。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哄堂大笑。

程頤面色漲得通紅,咬緊牙關,暗暗記恨。

天幕下,程頤不悅,在心中憤憤地罵了一句蘇軾。

他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有道理,蘇軾卻胡攪蠻纏,真是無恥狂徒!

他仔

細地看著彈幕,希望有人能支持他,誰知這些網友鋪天蓋地說。

(哈哈,蘇軾罵得好!)

(原來蘇軾罵過程頤,對不起,我爽到了,更加喜歡東坡了。好活,當賞!)

程頤整個人面色瞬間不好了,眼睛瞪得老大,不放過任何一條彈幕,希望找到一條支持自己的留言,結果一條也沒有。

天幕說了他很出名,但好像不是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