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李隆基:這天下已經沒有什麽人才了。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得真好啊。”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杜甫這首詩,唇角止不住上揚,感覺渾身的熱血都被調動起來了: “觀音婢,朕看著杜甫,便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朕曾經和杜甫一樣,也是才學出眾的鮮衣少年啊。”

長孫皇後眨眨眼睛,到底是多年夫妻,非常了解對方:"可是臣妾聽說,陛下年少的時候不愛讀書,喜歡看博戲,長安走馬,洛陽觀花,是個十足十的紈絝少年。”

李世民聞言面色一滯,輕咳兩聲:“你聽誰說的?都是風言風語,不要信。”

“曾經聽太上皇說的。”

李世民陷入沉默,哼,父皇就知道抖落他的糗事。

他轉移話題:"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往事不用提了。對了,朕原本看完《長恨歌》,感覺那李隆基是個好色的昏君,簡直無可救藥。現在一看,他的治下居然能出詩聖這種人才,他手下還是挺人才濟濟的,不算一無是處。”

“就是這詩聖不是出在皇家,讓朕有點遺憾。”

詩聖,一個多麽偉大的稱呼,貞觀年間的人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眼睛都放光了,李世民也不例外。

聖人為什麽沒有出現在老李家!

長孫皇後:“李商隱和李賀算是李唐皇室的遠親,皇室面上也有光啊。”

因為周圍都是家人,李世民說話也沒什麽顧忌,直白地表達自己的遺憾:"可是他們都沒排上前五呢。而且天幕說了,他們家境貧寒,關系很遠,算不上皇室。"

“這些皇室子孫過著衣食不愁的生活,什麽事也不用幹,只需要讀書,文采還不如那些勛貴人家的子弟,真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世民搖搖頭,下定決心,要督促一下皇親國戚,讓他們好好讀書,不能讓別人看輕了皇室。

他望著天幕中意氣風發的少年杜甫,心裏說不羨慕杜審言是假的。

他的子孫後代怎麽就沒出一個詩聖呢?

誰知緊接著,便聽天幕說道。

【杜甫很崇拜唐太宗李世民,“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他覺得唐太宗太厲害,給大唐留下了豐厚的家底。

他想讓大唐變得和貞觀年間一樣繁榮昌盛。

杜甫為什麽這麽崇拜唐太宗李世民,一,可能是李世民是大唐人民的白月光。二,可能是杜甫跟李世民有血緣關系。

杜甫是李世民的直系血親。杜甫的父親是京兆杜氏,生母家境更加顯赫,出自清河崔氏。

他們的血緣關系可以追溯到李世民的女兒臨川公主。算下來,杜甫的外婆的外公是李世民。

杜甫平時自我介紹的時候,也不說自己是杜家的人,一般自稱:“清河崔氏之甥”,因為清河崔氏裏有很多舅舅。】

李世民:“!!”

長孫皇後:"!!!"

李世民費了好大勁,才壓制住瘋狂上揚的唇角:“臨川公主孟姜打小就聰明,文辭出色,寫字有王羲之的風範,原來杜甫是孟姜的後代,怪不得這麽優秀。"

李世民很喜歡這個女兒,也沒什麽女子不能讀書的想法,看完對方的文章之後,跟長孫無忌吹噓:"我女兒年紀這麽小,寫字就這麽好看,聽說王羲之有個女兒叫孟姜,非常有才,我要給我女兒也取名孟姜。”

周圍的人連忙恭賀:“恭喜陛下。”

李世民每個毛孔都散發著舒適的氣息,詩聖是他家的人,而且還特別崇拜他,太爽了。

李世民望著天幕中的杜甫,這下感情都不一樣了,從前杜甫在他眼裏是勛貴之子,現在則是女兒的後代。

他心裏難免升起了慈愛之心,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這孩子真厲害,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文采這麽好,應該能得償所願吧。”

這時,天幕繼續說道:【杜甫就這樣一邊旅遊,一邊讀書練習。

這個做題家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有回報。】

“做題家……這個說法倒也有趣。努力,本來就應該有回報,不是嗎?”年輕的杜甫笑著說道。

他現在才三十出頭,還在遊歷山川,目前無心科舉考試。

李白晃晃酒杯,心裏有些隱憂。

他比杜甫大了十多歲,見多識廣,可不覺得大唐上層有什麽好的地方。他就是得罪了上層,才會被賜金放還。

李白似有所指:"努力,也未必有回報啊。"

“總感覺天幕下一句話,就會說你報國無門了。”

杜甫還處在年輕氣盛的時候,寫詩也很少寫什麽社會明暗面,意氣風發地說:"陛下締造籃世,功績不亞於太宗,天下才子都想為他效力,怎麽會報國無門呢?”

“太白兄,你的詩我可是背得滾瓜爛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啊!”

李白望著陽光燦爛的杜甫,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瞬間有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