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搬去北苑住, 王姝也沒有什麽怨言。

蕭宅總體的位置好,風水是專門找人勘過的。東西南北不管是哪個院子都不存在光照問題。

離前院遠是遠了些,可離後門也近許多。兼之這院子出門往外百來丈, 有個供下人進出的小門。門口就一個上了年紀的婆子看著,說一聲就能出去。

不怕被人揪到小辮子的話,她有急事兒可以從小門混出去, 比前院更方便。

北苑後頭有一大片竹林,郁郁蔥蔥的。一陣風吹過,樹葉颯颯作響。院子不遠處還有一個小池子。延邊栽種了許多樹, 就環境來說,這個院子其實比清輝苑更好。

最重要的是, 這裏更方便去照看她的稻種。

劉氏第一次對林氏的安排感覺到滿意。能把王姝這個邋遢鬼弄走, 她的院子能清雅許多。

不過在送人走時,她還是來王姝的屋子坐了坐。

她先是假惺惺地感慨了幾句林氏欺人太甚,仗著山中無老虎如此行事, 竟將住得好好的人往偏院趕。一邊頗為生動地替王姝打抱不平, 一邊偷瞄著王姝的神情。

沒從王姝臉上找到想要的憤怒,她砸了咂嘴感覺到無趣, 悻悻地閉了嘴。

王姝的行李不多, 就幾件衣裳和幾件首飾,外加一個裝散碎銀子的小木箱。她最寶貝的也是一箱子改良種子。除此之外, 大約就是院子裏外頭那一缸氮肥。

氮肥能搬走, 劉氏是真高興。

握著王姝的手好一番不舍, 搞得好像王姝跟她有多深的情意似的:“北苑也不遠,我得了空會去你那裏坐坐。你也喜歡搗鼓那些花花草草的, 正好,那院子寬敞, 騰得出空兒來。”

王姝:“……”

搬院子簡單,主要是下人們在操持。

王姝沒有那麽多講究,對屋裏擺設和用具也沒要求。就叫他們看著弄,怎麽方便怎麽來。芍藥和鈴蘭帶著下面四個粗使的做事麻溜,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都弄完了。

王姝坐下來,聽著後頭竹林裏沙沙的風聲,有種心都靜下來的舒適。

一日的時光眨眼就過去半天兒,王姝從箱子裏抓了一把銀豆子,叫芍藥分下去。幹了半天活兒的丫頭們一人得了一顆銀豆子,笑嘻嘻地下去領午膳。

用罷了午膳,王姝去屋裏歇了一個晌。下午跟姜嬤嬤報備了一聲,出府去了。

稻種育秧一般是三十五天,王姝的秧苗已經長到了能栽種的程度。

她必須要在最快的時間內物色好條件充足的實驗田。

要開始做實驗,就必須保證相對的樣本生存空間。王姝手上擁有的是上輩子改良的第十一代稻種,其實有三個品種的。雖然高矮株不同,但稻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也就是說,需要三塊至少二十平方的水田區域。王姝比較喜歡做充足的備份,多種一塊。

算上雜交換行區域,至少一百到一百二十來個平方。

因為是用於實驗雜交,必須要保證不受其他植株的幹擾。

空曠的環境用於隔離,土質地形以及灌溉條件都必須要滿足。一般來說,土壤情況是跟著植物特點走的,王姝想要種稻子,那在種植之前還得問清楚有沒有發生過病蟲害。

其實最好的實驗條件,還是回清河鎮。她爹給她創造的試驗田,各方面條件都滿足。

王姝嘆了口氣,情況變了就得重頭準備。

不過去買田之前,王姝還得去北郊的宅子一趟。王玄之自從被她安置在北郊的宅子,暫時還沒有拜師。如今讀的書做的文章,都是王姝安排他去做的。

王姝本身並非文史類專業,讀的經史子集也不過粗淺了解。托了上輩子高考應試教育的福,王姝還算有個好的文言基礎。這些文言的古釋義,通假字,她也都能看得懂。引經據典做不到,但用通俗的白話解釋文章還是可以的。至少給一個才將將讀書識字的孩童講解,是足夠了的。

王玄之真的很乖,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他自然是不笨的,不僅不笨,還悟性算得上十分不錯。文章只要跟他講懂了,他就都能記得下來。一些問題甚至能舉一反三。原先被臨安書院的先生連著打壓,他當真是惶惶不安了好一陣子。夜裏睡覺都在哭,生怕自己蠢笨學不通,將來拿不回王家的家業。

如今跟著王姝學,王姝的安排就比較寬松。不著急讓他學經史等晦澀難懂的東西,先學寓言故事之類的書。故事生動有趣,他慢慢的也能品出學習的樂趣。

在這住的這段時日,他得了空就去翻王姝給他注釋好的書。

王姝的注釋跟一般先生講解還不一樣,時常會添點兒自己編的故事。若非沒有繪畫天賦,她甚至還想畫點插畫方便理解。

不過讀趣味書歸讀趣味書,底子還是得穩紮穩打。識字和練字,一樣不能少。

聽說王姝來了,王玄之忙不叠地放下手中的筆跑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