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輝苑的環境, 不太適合制作小型試驗田育秧。

王姝將整個蕭宅轉了一個遍,終於在北邊兒人跡罕至的池邊,一個靠水邊的空地找到了適合的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耕層深厚、蓄水性和爽水性良好等條件齊備的。這塊地臨水, 因著平日裏無人來,土質松軟,沒有結塊。

可憐了她的十一代良種, 沒有優渥的育秧田,就只能擠在這犄角旮旯的小地方窘迫的生長。

她試著往土壤上澆水,幹的比較慢, 表面還有一層渾水滲出來。別的不說,肥度和酸堿度是夠了的。再加上她從空置的院子裏挖來的土, 翻一翻, 再蓄水養一段時日。

生存條件真是苛刻,王姝看了都替這些稻種委屈。

不過好在水稻育秧的條件並不苛刻。基本條件滿足以後,都能長出來。難的是雜交實驗需要空間。秧苗成長到能栽種的高度, 就必須要安排好試驗田, 栽種稻種樣本,以用來做對比實驗。

稻種是雌雄同體的, 雜交實驗還得需要人工去雄, 授粉。

沒有充足的空間,一切白搭。

一邊在檢測稻種秧苗的生長情況, 王姝一邊還花了些心思找來制作氮肥的原料。稻谷分蘖, 揚花期、抽穗期, 都需要充足的肥料。若沒有肥料的供養,成長得可能達不到王姝想要的效果。而水稻采用的肥料中, 氮肥算主要成分。

袁嬤嬤聽說她要那些爛豆皮、廢蔬菜瓜果、雞魚的下水時,表情都有些崩。

“你說王小君要什麽?”袁嬤嬤彼時人在前院伺候。

稟告的人囁嚅地又重復了一遍。

“……可曉得她在弄什麽?”她怎麽覺得這王小君古裏古怪的?

“聽說是要養花。”

養花需要這些東西麽?

袁嬤嬤沒侍弄過花草, 不是很懂。她唯一擔心的,是王姝在院子裏弄這些東西,天氣越來越熱了,會不會臭氣熏天?爺那麽愛潔的性子,腳還能踏足那個院子麽?

這麽一想,一時半會兒的,袁嬤嬤還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給王姝弄過去。

那報信之人等了片刻,也不敢走。袁嬤嬤的眉頭皺得打結了,她也不敢說話。

許久,袁嬤嬤到底還是答應了。

主要她想著,只是弄點兒東西種花種草,也不至於弄得滿院子腥臭的。此時她沒想到的是,王姝弄得不是一點兒,而是一個大缸。

小丫鬟跑遠了,袁嬤嬤嘀咕了兩句回了耳房。

站在窗邊的嚴先生捋了捋胡子,瞥向盤腿坐在榻邊兒,正在與歐陽老先生手談的蕭衍行身上。魚腸子和家禽的下水確實可以肥田,侍弄花草的人都知道。

倒是主子爺的這個妾室,知道的還真不少。性子也委實閑不住。

六月裏,天兒跟大火爐似的,烤的人頭眼發昏。

越往七月走,日頭就越曬。明晃晃的光照著青磚黛瓦上,激起一陣碎金的光。

衣裳越穿越薄,從三件慢慢穿成了兩件,還是動輒一身汗。王姝一面拿手這遮光看著天兒,一面心裏就在遺憾,沒有包下大面積的田去種棉花或者瓜果。

瓜果的成熟和甜度需要充足的光照。以涼州這塊地界的日照強度,棉花和瓜果必然品質遠超一般。不過好在她的西瓜種下去了。

氮肥需要一到兩個月的發酵,連著幾日的調試,王姝終於將想要的氮肥給制作出來了。她試著稀釋氮肥去澆花,效果喜人。

在確定氮肥沒問題後,她才能嘗試地將這東西投入使用。

許是溫度夠的緣故,秧苗的漲勢喜人,比時下的普通稻種秧苗的植株要搭上不少。

一般來說,稻種將依據生育期,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長期三到四個月,在三月下旬或四月初時栽種。中稻則為四到五個月,在四月中旬或五月初栽種。晚稻這是五到六個月,在七月栽種。

正常來說,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松,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王姝的稻種按生長周期來算,是中稻。按生長環境來算,也算晚稻品種。

簡單概括下來,中晚稻。

這稻種還沒有完善到最後,卻是她盡可能綜合各方因素考量之後的超三系雜交品種。

產量高,米質優,株型緊湊。

群體生長整齊清秀,葉色濃綠,劍葉短挺,分蘖力中等,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耐肥,後期落色好,抗逆性強,既適應平原丘陵地帶又適應在湖區種植。若是不考慮繼續改良,只拿這些種下去,保證栽培上重施基肥,促早分蘖;抗病問題處理得當,這個稻種甚至能達到畝產六百斤。

只不過如今的時代基肥和分蘖力是兩大問題。如今農業種植上施肥,還只停留在十分基礎的階段。不考慮其他,光這樣種下去,其實勉強也能達到畝產四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