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今日惠風和暢, 天朗氣清,是個人工授粉的好日子。

王姝帶著喜鵲叉腰站在半山腰上,眺望著不遠處排列整齊的試驗田, 心中是一陣一陣對實驗成果最美好的期盼。抽穗的情況比她往日實驗樣本好太多,由不得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有點飄。

要是今年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來年就能做穩定性狀的定向培育實驗了。

屆時她選育出一種性能和產量都遠超出時代的良種,這是對她三輩子孜孜不倦辛勤勞作的最完美的回饋和嘉獎。科研狗沒有太遠大的夢想,追求也簡單, 就只是想在專業領域上取得一點成就,讓自己幾輩子的專注沒有錯付就最好了。

“主子, ”喜鵲被著書囊, 裏面裝了很多裁剪好的白紙和碳棒,“你在看什麽?”

王姝能幹什麽,在感受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

沒有儀器的古代, 很多東西需要靠人來感受和生活經驗來佐證。稻種授粉的最佳溫度是二十度至三十度之間, 人體的表皮溫度在三十六度至三十七度。

正常來說,穿一件衣裳感覺不冷, 這個溫度就是沒問題。

山間的風帶著清甜的青草氣息, 王姝深吸一口氣,領著喜鵲往試驗田走:“走吧, 時辰差不多了。”

喜鵲雖說幹活麻溜, 但很多時候都是懵懵懂懂的。她知曉王姝在種稻谷, 折騰這些稀奇古怪的事兒也只是為了叫稻谷長得更好些。其他的,她是一概不知的。

不知也不亂問, 這樣也正好。

實驗稻谷植株之間的行距已經被繁盛的枝葉掩蓋,穿過其中還有些艱難。不過王姝檢查的很仔細, 確定沒有空包、黑頭的稻花,便通知佃戶們可以開始授粉了。

兩家佃戶老少都出來幹活,一共十八個人。

王姝的試驗田分成了三個區域,正好一個區域六個人。兩個經驗豐富的大人,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幹。王姝昨日已經告知了授粉的關鍵點,他們也有過十年的經驗。此時操作了雙杆震動父本,授粉,又小心翼翼地不傷及母本,關鍵的地方做的都十分到位。

王姝站在田埂上親自跟著竄來竄去,人將套袋的材料準備好了。為了防止竄粉影響實驗結果,這一步絕對不能少。讓喜鵲將炭筆和紙張拿出來。

她親自觀察親自記錄。每個過程都極盡詳細,一絲不苟。

“主子,這些袋子可要派人從中間遞?”

芍藥跟鈴蘭也早早過來了,此時套袋的材料就是她們準備的。原先她們還貼身跟著王姝的時候,曾親眼看過王姝如何準備這些。兩人都是袁嬤嬤親自調.教出來的機靈人,自然有眼色,會做事。不僅找到相同材質的布,還提前做好了處理。

“暫時不了。”王姝眼睛鎖定了試驗田,搖頭道,“人多了亂竄,也會影響授粉的過程。”

芍藥和鈴蘭雖然不懂什麽叫授粉,卻也知道問題的重要。不輕易去打攪旁人做正事兒,只在一旁將布袋子分開。眼看著日頭越來越盛,鈴蘭去取了傘過來。

王姝到也沒覺得多曬,就是覺得有點燙。想想,讓芍藥去一趟瓜田:“去多摘幾個寒瓜回來,拿水湃一下。一會兒忙完了,給他們消暑。”

芍藥跟王姝下田久了,如今也曉得怎麽挑寒瓜了。點點頭,跟鈴蘭一人背了一個筐去了瓜田。

西瓜是消暑利器。王姝還命人煮了綠豆水。她向來如此,讓人幹活不含糊,該給的好處也絕對不會少。若非弄硝石制冰比較麻煩,她都想弄點刨冰來。

人多,幹活自然就快。三個區域的試驗田,十八個人一天幹完了。

這個速度,完全在王姝的預料範圍之內。王姝快速地整理了實驗素材,讓喜鵲將書囊裏的小銀豆子拿出來。今兒幹活的人,不論老少,都有獎勵。幹得多些的拿得多,幹得少些的拿得少。這是王姝貫徹了十年的習慣,也是佃戶們毫不猶豫跟著王姝走的緣由。

跟著她能吃飽飯,該給的東西從來沒少過。叱罵少,樂意教,誰不樂意跟這樣的人做事?

兩戶人家老老少少都拿到了銀豆子,高興得見牙不見眼的。眼看著芍藥和鈴蘭還切好了西瓜,準備了綠豆水,頓時心裏就更感激了。

整個清河鎮的地主家,就沒有比大姑娘更厚道的人。

王姝不曉得佃戶們怎麽想她,今兒她在田地裏耽誤一天,少不得要引人注目的。雖說寺廟後院那地方,不大可能會有人來。但王姝也不敢拍著胸脯認定自己絕對不會翻車。這蕭衍行就跟在她身上裝了定位似的,到哪兒都能莫名其妙地撞見他。

並且撞見他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有什麽好事。王姝不禁懷疑,她倆該不會八字相沖?

呸呸呸,她胡說八道的,神鬼莫怪。蕭衍行如今分身乏術,按理說是不太可能盯著她。但王姝身懷好幾種高產量良種,自己心虛,生怕有人背後盯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