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拿到了東西, 兩人彼此都有些沉默。

無論是蕭衍行還是王姝,他們心裏都知道,這次協議是前所未有的認真。

蕭衍行從未有過這樣又酸又澀又充滿征服欲的感受, 或者說他的征服欲從來沒有放在一個小女子身上過。此時仿佛一種無法用言語描繪時候的手,推著他必須做些什麽事,去獲得王姝的青睞。

蓋因自幼天資遠超一般人, 出身正統,善察人心,偏偏又生得一副好皮囊。蕭衍行前二十四年的人生中, 除了在生父的跟前不受待見,其實做任何事都是信手拈來。哪怕淪落到低谷, 也多了去的能人異士願意為他鞠躬盡瘁。這是頭一次, 遇到一個不拿他當回事的人。

“答應了我,你就一定要做到。”對王姝,蕭衍行總有一種抓不住的危機感。王姝身上有著很難用言語描繪出來的奇怪灑脫, 仿佛在意很多事情, 又仿佛什麽都不在意。

“姝兒,我不希望之後我們再為同樣的事鬧。”

王姝看了他一眼, 很想說那可不一定,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但此時此刻,自然是點頭答應。

蕭衍行見她點了頭, 心卻沒有因此而定下來:“畝產量是多少?”

“嗯?”王姝以為他不在意呢, 笑了笑, “我還以為殿下你爽心豁目,不在意這些小事呢?”

蕭衍行沒笑, 只是看著她。

王姝開了個玩笑他沒應茬,便也不打哈哈了:“我的第十一代種, 普通的農田也能保證四百市斤的產量,經過去年的調整,第十二代種基本維持在四百三十市斤。若是能添加特殊培育的農肥輔助和科學的種植方式,還能再往上翻三成。這是在涼州境內的,這樣的良種換到更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江南,輔之以更肥沃的農田,能在這基礎上再翻一倍半。爺你說,畝產量是多少?”

這是在古代沒有配料科學的肥料生產基礎下,若是能配備後世肥料和農藥,產量就不止是數目。正常來說,以王姝改進良種叠代到十二代,完全能達到後世畝產八百至一千斤的產出了。

蕭衍行心口巨震,半天沒有再開口。

“何為科學的種植方式?”農肥蕭衍行自然懂,種花有花肥,種作物自然有農肥。只是這科學的種植方式不曾聽說過,這又指的是什麽。

“是一種人工幹預的種植方式,靠天吃飯太看運氣。”王姝說到專業領域周身都散發著光芒,冷靜且言詞清晰,“人若想獲得非自然條件下穩定的產出,自然需要逆天改命的努力。沒有的東西需要創造,好的東西需要極大程度上的保持,這就是科學的種植方式。”

王姝說的玄而又玄,沒接觸過農學的不一定能聽得懂。但蕭衍行這強大的理解能力,他聽懂了。

正是因為聽懂才越發的沉默。因為這種產量在現今的大慶是不可能的。

“如何能證明?”

王姝歪了歪腦袋:“不需要證明,秋收的產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蕭衍行沒說話,定定地看著她。

“……姝兒可知你透露出這樣的東西,稍有不慎,後果有多嚴重?若是今日你遇到的不是我,你可想過自己的結局?”

若王姝說的沒有一句虛言,那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考量。

王姝自然知道這件事有多嚴重。她擁有的超時代科學技術和知識,是保命符也是催命符。遇到有仁善之心眼光長遠的好人,她才有可能獲得想要的。遇到的是心懷不軌目光短淺之人,她的結局不外乎被關在莊子上,被人當做牛馬一般驅使著種一輩子的田。

但王姝其實更明白,有些事情是藏不住的。她不可能藏一輩子。今年的秋收一起,給她農田裏當佃戶的韓家軍就應該有所察覺。他們裏頭若有幾個懂農業行情的,估摸著就該捅出來了。

王姝本想徐徐圖之,左思右想,突然驚覺了自己的天真。

她一直以為,事先說好,將來王家能功成身退。但王姝忽然意識到,歷史上上位便斬殺重臣的皇帝不在少數,其中不乏明君。並非是帝王本身背信棄義卑鄙小人,而是為了維護皇權不得不做。例如歷史上文景之治漢景帝的捧殺,宋高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不同的處理手段,一樣的核心思想。

王姝不確定蕭衍行是哪種處理方式,鐵血還是懷柔。

但肯定的一點,王家跟蕭衍行綁定得這麽死,蕭衍行許多暗地裏的所有行動都對王家公開,糾纏太深。換言之,即便王姝跟蕭衍行沒有□□關系,蕭衍行也不會輕易放過王家。

興許有了這層□□關系,兩人之間有了孩子的羈絆。蕭衍行將來在登頂帝位時,還會留有一線。畢竟有了孩子,從古代的禮法上來便算作是一家人。這也是為何諸多世家在與蕭衍行合作時,得到了允諾,還是會將女兒送進蕭衍行後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