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心思

潘逸年在招標會上,明確清晰從四個方面闡述,建造鴛鴦樓刻不容緩。

一個,上海近 120 萬知青,自 77 年後大返城,居住擁擠,結婚無房,住房緊缺,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二個,結婚率飆升。返城知青大齡單身,83 年領證人群高達 6%,本本族因無住房、多數仍處分居狀態。三個,建造鴛鴦樓,做為結婚過渡房,可以緩解燃眉之急。四個,普陀區做為鴛鴦樓試點區,更需以最短時間,高效率、保質保量完成。

張維民分發建築藍圖,潘逸年講解設計理念,樓層構造,配套建設,成本預算,還免費承擔房屋管理、維修、及部份簡單家俱,以此做為對市政工程的支持。

招標會結束,中標公司兩星期後公布。但從現場反應來看,潘逸年應該八九不離十。

黃昏時分,天落細雨。潘逸年來到美心酒家,進入包房,除下屬張維民四人、孔雪、趙嵐晴、香港李先生,已經落座。眾人相繼祝賀,潘逸年笑說,還未最終定論,談慶祝過早,這頓吃個便飯,我來請客。孔雪說,我湊的局,當然由我請。趙嵐晴說,承蒙大家在廣州、對我的照顧,今朝把我個面子,一定讓我來。

潘逸年脫了西裝外套,掛在衣帽架上,不經意看到,一個空座位,椅子半斜,折花餐巾拆開,一杯溫水,杯沿半唇口紅印。潘逸年坐到李先生旁邊,扯松領帶說,這位走開的是誰。李先生賣關子說,潘總的舊識。潘逸年沒有追問。

美心的呂經理來問,上菜否。潘逸年說,上吧。服務員魚貫而進,煙熏鯧魚,蠔油牛肉,化皮乳豬,紅燒雪蛤,還有各式點心,上海本邦有,豬油湯團,八寶飯、春卷,蟹殼黃,排骨年糕;粵式有,酥皮蛋撻,馬拉糕,咖喱餃,鮮蝦腸粉,鹹水角等,擺滿一桌子。因還缺一人未到席,都在等,潘逸年看看手表,正要開口,一個女人推門進來,潘逸年果然認得,是在香港時的舊相識,羅雪莉的好朋友,王芬妮。王芬妮說,潘先生許久未見,倒是一點沒變,還是舊模樣。潘逸年笑笑,並不搭腔。

菜色最對李先生胃口,每樣都要嘗兩筷子。大家邊吃邊聊,趙嵐晴舉杯一一敬酒,到潘逸年面前已是頰飛紅雲,眼泛春潮,手指拈杯微晃說,潘總,鴛鴦樓項目,建材方面有需要,隨時隨地尋我,價鈿儂講多少就多少。潘逸年說,吃飯不談公事。趙嵐晴說,不好意思,我太心急了。潘逸年不語,趙嵐晴說,我也算跑江湖的人,在男人堆裏打滾,也有好些年,就屬潘總最讓人捉摸不透,有句詩講的好,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有情卻無情。潘總,儂是有情的人,還是無情的人。

潘逸年皺眉不語,孔雪連忙過來說,這女人就這幅腔調,兩杯黃湯下肚,胡言亂語發酒瘋。把趙嵐晴連拖帶拽往衛生間去。潘逸年不餓,僅吃了兩只芝麻湯團,和張維民幾個人聊天,王芬妮則和李先生交頭結耳。

吃完飯,不是趙嵐晴買單,也不是孔雪和潘逸年,王芬妮在上菜時就付清了帳單。

雨大起來,屋檐串珠,同桌的人陸續散去,唯剩潘逸年和王芬妮。潘逸年說,芬妮在上海還習慣麽。王芬妮說,潘先生忘記了,我十六歲才離開此地呀。潘逸年說,原來如此。王芬妮說,趙小姐借酒裝瘋耍花腔,明眼人都看得出。潘逸年說,何必講通透。王芬妮說,潘先生哪能想呢,趙小姐交關漂亮,風情萬種,我要是男人,也有些意亂情迷。潘逸年說,我以在不談感情。

王芬妮說,潘先生還忘不掉雪莉呀。潘逸年不語,王芬妮說,潘先生後悔回上海了吧。潘逸年說,我做下決定,就不會後悔。王芬妮說,有個人也這樣講。潘逸年說,雪莉麽。王芬妮說,嗯。潘逸年笑了笑。王芬妮說,雪莉往英國劍橋讀書去了。潘逸年說,祝前路順遂。

王芬妮說,其實,其實我願意,來上海工作和生活,只要潘先生開口。潘逸年說,我講過了,我以在不談感情。王芬妮說,那,潘先生打算要多久,才談感情呢。我可以等。潘逸年說,我不想把話講的太絕。

王芬妮立刻說,算了,我懂潘先生的意思了。潘逸年站起身說,我還有事體,先走了。王芬妮說,唔。側臉看向玻璃窗外,一會兒,男人的身影被雨絲打濕、漸變朦朧,惆悵地嘆口氣。

周末中午,玉寶和薛金花、玉鳳、小桃圍桌吃菜泡飯,黃勝利拉開紗門走進來,玉鳳說,回來做啥。黃勝利說,我就不好休息一天。把油漬漬的牛皮紙袋擱到桌上。然後去汰手,小桃好奇地打開,是半只烤鴨,還有一包梅子醬。

薛金花聞聞味道,篤定地說,大同烤鴨酒家買的。黃勝利揩著手過來說,姆媽果然見多識廣。玉鳳說,我就分不出,大同,廣茂香,燕雲樓,烤鴨味道有啥區別。黃勝利說,差別大哩。燕雲樓屬於北系,片皮削肉,擺大蔥黃瓜面醬卷餅吃,南方沒人這樣吃,我們蘸蘸梅子醬,酸甜口,霞氣好味道。給小桃一只鴨腿,自己夾起塊丟進嘴裏,薛金花、玉鳳也吃了,黃勝利說,阿妹也吃塊。玉寶說,我從小就不吃鴨子。薛金花吐著骨頭說,這倒是事實,沒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