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瘋狂的年終獎和抽獎活動

星海集團在1月5號下午開年會,今年的年會比去年沒有什麽變化,就是人數多了許多,達到八千多人,現場布置多花了時間。

三個集團副總裁在年會上進行了總結,同時制定2012年的計劃。

2012年的營業收入目標是600億元,這不包括海外悍馬汽車營收。

悍馬總裁約翰再次來到了華國,參加了星海集團的年會,采用英文匯報,現場有同聲翻譯進行翻譯。

沐陽向星海悍馬派出了中方管理層,但還是要求約翰每半年來華國跟他做工作匯報。

約翰是個高情商人才,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對來華國做匯報工作沒什麽反感,就當是旅遊,同時,他也有一些汽車方面的技術問題向沐陽請教。

星海悍馬已經開始制造工程樣車,他們剛過完聖誕節,漂亮國是沒有什麽春節之說,國內放假,他們還要繼續幹活。

計劃五月份出樣車,然後路跑進行各種性能測試。

2010年,星海集團的總營收134.4億元,稅前利潤是91.1億元,公司員工三千多人,人均年產利潤三百萬左右。

2011年,星海集團總營收為384.16億元,稅前利潤是260.43億元,今年的企業所得稅還是免征,集團總員工為12027人,總部基地員工人數為八千多人。

2011年的人均年產利潤217萬元,比2010年少了一大截,主要是穿戴式空調不賺錢,人均年產值只有兩百來萬,人均年產利潤更是不足一百萬元,拉垮了。

這也是沐陽為什麽只要求做半導體制冷片就行了,也許同樣的利潤,由於生產線先進,員工總數可以從四千人左右降到七八百人。

現在穿戴式空調組裝工廠沒了,而半導體工廠不需要這麽多工人,多出來的工人,大部分學歷低的被裁掉,賠償金給兩個月工資;年輕並且有學歷的要轉崗位。

招聘之前就說明這個穿戴式空調工廠的崗位是臨時工性質,可能只有三四個月工作時間,如果不接受可以不簽合同不進星海集團,星海集團要辭退工作才幾個月的員工,賠償金給兩個月工資。

也許這麽做對別人有些“殘忍”,但不得不這麽做,星海集團又不是別人免費養老的地方。

星海集團已經做得仁至義盡,沐陽作為公司老板,必須從大局考慮。

沐陽在年會上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從今年開始,公司的P5中級工程師級別、M1主管級別、入職第一年的博士以及相同等級的員工,可以享受年終獎分紅;

新畢業的碩士生在入職第二年才可以享受年終分紅,但當年工作了六個月,可以享受滿額度年終獎;

這個滿額度年終獎的權利並不是只針對碩士畢業生,而是包括公司所有正式員工,是公平的。”

對於社招人員,如果沒有轉正,還是按照去年的一樣,象征性發一兩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

像社招的副總裁和四個副總經理,那年終獎只有一個月工資,這在面試時談薪酬講得很清楚了。

到了高層這個層次,工資也不算少,但主要收入還是年終分紅,如果轉正不成功,那跟年終分紅沒啥關系了,這才是他們最擔憂的事。

像楊海和周晨兩位副總裁,屬於M6管理級別,今年的年終分紅是一千萬元;

張蕭峰是資深副總,M5級別,年終分紅是500萬元;

集團副總經理是300萬元,P9研究員是250萬元,P8高級專家是180萬元,M3管理和P7專家級別是100萬元,M2管理和P6高級工程師級別是45萬元,P5中級工程師和車間主管等M1級別是15萬元。

所有年終分紅指的是稅前部分,還要扣20%個人所得稅,公司代繳納。

年終分紅微比去年多一點,主要是P5和M1級別由6個月工資的年終獎變成稅前15萬元,稅後能拿到12萬元。

能夠拿到年終分紅的人數一共有869名,公司在年終分紅這一塊的支出總額為31275萬元,占公司稅前利潤的1.2%,這個比例很低。

在明年,很多碩士轉到工程師級別,拿到年終分紅的人數會劇增。

沒有拿到年終分紅的員工,滿額年終獎還是6個月當年平均工資。

就拿一般工人來說,前年工人平均工資只有3800元左右,在2011年平均工資是4500元,6個月年終獎就是2.7萬元;

對P5級別的工程師來說,增幅很大,平均月工資由2010年的6000元漲到2011年的7000元,去年年終獎是稅後3.6萬元,今年是稅後12萬元,漲了三倍多,年綜合收入由12萬元漲到21萬元。

當然,論實際漲值最大還是楊海和周晨兩位副總裁,由去年的稅前455.5萬元漲到一千萬元,讓兩人年收入瞬間達到千萬級別。

工人與研發人員的收入差距非常大,這是難以避免的,公司是按照貢獻值來發放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