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大佬眼中的大佬

新電機的研發工作由公司負責永磁同步電機的項目組負責,主要研究方向為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

步進電機的市場規模只有伺服電機的十分之一,並不是它用得少,而是價格相對於伺服電機來說,要便宜很多。

相同功率和扭矩,步進電機的價格只有伺服電機的三分之一。

除了電動機,軸承和絲杆也是沐陽目前的重點研發工作。

沐陽搞了幾天電動機研發工作之後,他就把精力轉移到軸承研發上面。

軸承應用廣泛,比如我們的自行車,前後輪就安裝有軸承。

70年後80後小時候踩的自行車,用了多年之後,軸承珠子掉落,發現磨損非常大。

自行車都是低速行駛,沒行駛多少公裏就磨成那樣,這種技術制造的軸承肯定不能用在重要設備上。

軸承的市場規模很大,比伺服電機大很多。

2011年,我國軸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08億元,軸承產量為160億套。能夠生產小至內徑0.6毫米,大至外徑11米!

沒錯,外徑不是1.1米,而是達到誇張的11米,類型為剖分推力球軸承,瓦軸集團生產,用在最大噸位的取料機上。

軸承雖然成為標準件,但品種也繁多,共計多達9萬多個品種規格的軸承。

但是,世界軸承市場70%以上的份額,被八大跨國軸承集團公司所占據,包括銳典的斯凱孚(SKF),得國舍弗勒集團下的INA和FAG,島國恩斯克(NSK)、恩梯恩(NTN)、光洋精工(KOYO)、美蓓亞(NMB)、那智不二越(Nachi),漂亮國的鐵姆肯(TIMKEN)等,高端市場也是被這些企業所壟斷。

至於中低端市場份額,被哪國占領?

主要集中在華國。

這可以從華國的軸承進出口數據統計可以看出來。

在2011年,我國進口18.75億套軸承,出口達到48.99億套。

但是,進口額達到41.7億美刀,而出口額為45.1億美刀。

可以看出來,我國高端軸承還是依賴進口。

所以說,我國雖然已是世界軸承生產大國,但還不是世界軸承生產強國,我國軸承行業的產業結構、研發能力、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效率效益都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

論軸承應用行業,目前全球軸承主要運用於汽車行業,占軸承總銷量的四分之一,也是高端軸承主要銷售領域。

星海集團研發生產軸承,還是有搞頭的。

一是可以向悍馬汽車供應,二是可以外銷。

當然,沐陽研究軸承,並不是為了這,而是解決數控機床的軸承問題,也是為了未來不被國際軸承龍頭卡住。

賣軸承,只是順帶的,還能打破國際軸承巨頭的壟斷,一舉多得。

如果星海集團研究出世界頂尖的軸承,可以從進口41.7億美刀那咬一大口,然後再從國際市場上再咬一口,不敢說多,畢竟型號規則太多,再牛比也不可能壟斷完這個軸承市場,但怎麽也能咬下至少五億美刀的市場份額。

那麽,星海集團進入軸承的技術切入口在哪裏?

什麽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軸承的問題,其實就是材料的問題,他要研究的絲杆亦是如此。

想要發展高參數、高精密度和高可靠性的軸承,就必須優先發展軸承鋼冶煉技術,提高軸承鋼的品質。

材料,就是最基礎的。

其次,才是熱處理工藝的問題。

星海集團在生產鈦合金、鋁合金方面是強項,但在生產合金鋼上,特別是軸承鋼上,沒有經驗。

鈦合金、鋁合金和合金鋼,他們屬於異性材料。

他們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差異很大,並不是說能生產鈦合金就能生產高強度鋼,這是不對的,兩者關系不大。

當然,知識點是相通的。

研究鈦合金,再研究合金鋼,當然容易上手。

材料品質的差異,那麽在轉速、耐磨、疲勞強度、抗高溫蠕變性能等性能方面就相差許多,直接影響到軸承的壽命。

國外深溝球軸承的台架試驗壽命一般為計算壽命的8倍甚至十幾倍以上,可靠度達98%以上;

國外圓錐滾子軸承一般為計算壽命的4至6倍,甚至8倍以上。

舉個產品例子,在後世,我國的動車和高鐵厲害吧,但是,軸承還是依靠進口。

可以說,傳動基本上是依靠國外技術,比如銳典SKF、得國FAG。

傳動才是動車的核心技術之一,如果沒有質量過硬的軸承,別說動車行駛速度達到時速350公裏,時速200公裏的質量安全都不能保證。

我們在吹牛比的時候,大部分人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動車的關鍵零部件還得依靠老外。

壽命比不上進口軸承,其他的性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