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鋰電池公司融資估值

沐陽的話,讓尹銘善陷入了深思,在琢磨沐陽這句話。

而沐陽覺得,荔帆的高層肯定也知道荔帆公司的問題。

只是,不敢向老板提,怕老板生氣,怕被老板炒魷魚,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維持現狀照樣有工資拿。

不管在哪個國家,男人愛車愛面子,車子的車標和品牌名,其實就是男人的臉面。

就算荔帆公司搞出一輛高档次的車子,價格便宜,但還是有很多人嫌棄荔帆的車標和品牌名。

沒錯,十個人中至少有五個是嫌棄的。

但在尹銘善眼裏,像他們這些老一輩企業家,感覺品牌就是生命力,如果換了品牌,就感覺換了血液,會要了他們命一樣。

也許尹銘善還沒意識到,荔帆品牌和車標對客戶來說,就是臉上的一塊黑痣,還不如沒有,說出來多丟臉呀。

他的兒子愛豪華車,也許他的兒子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向他父親提議過這個問題,只是老一輩嘛,不想改,思想固執。

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在客戶面前,一分錢不值,而且還會嫌棄。

當然,以上只是沐陽單方面的猜測。

但沐陽覺得,真有可能是如此。

喆利汽車就聰明了,弄了一個領克品牌,領克01大火。

但如果同樣的配置,車名叫喆利01,車標用喆利的,估計銷售會不佳。

星越賣得火,但如果把車標換了,沐陽相信會更火。

可以說,車標和品牌名,影響非常大。

普普通通也沒事,但不能一聽這個名字,就感覺很LOW,讓人聯想到廉價。

尹銘善看了下沐陽的眼神,只是看到沐陽表情淡淡,毫無波瀾地喝茶。

“沐先生,我覺得吧,兩者都重要,大方向不對,白折騰;觀念,當然可以改變命運。”

沐陽點了下頭,說:“尹總,我建議你,可以做個客戶調查,相信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既然客戶是消費者,可以多聽聽客戶的意見呢。客戶可不用顧你的面子,他們想說啥就說啥,會說實話,相反地,你的下屬,多半會取悅你,不一定說真話。

我的意見,只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並不能代表荔帆的客戶。”

“有道理,我們反而不重視這一塊。那請問沐先生,如果你是客戶,會如何做選擇?”

沐陽看到真的想聽聽他的意見,好像不得到意見就不安心,嘆了口氣,說:“尹總,如果你要買一輛S350,把車標換成喆利,車名也換成喆利,相同的價格,你會買嗎?”

尹銘善直接搖頭,笑了下:“不會,我買奔馳S350主要還是當商務用。”

“如果S350原價是100萬元,換成喆利的,你覺得值多少錢,客戶會買單?”

“三四十萬吧。”

“那如果車標和品牌換成一個新品牌呢?”

“也許五六十萬吧。”尹銘善略一思索回道,也恍悟過來了,“我明白沐先生您的意思了,荔帆汽車的問題,車標和品牌就是一個大問題,還不如換新的。”

說完後,尹銘善嘆了一聲:“其實,我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想把汽車做得更好,當然,我們也一直地模仿別人的,只是技術水平不夠,只能在低端市場爭紮。”

“是這個意思,車標和品牌只是讓客戶更容易接受,接下來,就看車子外觀,再者質量和性價比了。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外觀不接受,從來不看質量和配置,買車的客戶,真正懂車的沒有多少,他們只能通過第一印象去判斷,隨大眾選擇。”沐陽分析道,“當然,我代表不了大眾。但我買車,第一印象,真的就是看車標和品牌,第二看顏值,第三才會看價格和配置。”

“價格不是最重要的嗎?不是先定位客戶群體嗎?”

“是這個道理,但是,只要車好,稍微貴一點,客戶照樣買單。定位五萬、十萬、十五萬、二十萬、三十萬,以我們國內來說,國內品牌三十萬是個天花板,再之上,得先讓他們接受三十萬國產車這個理念。”沐陽說,“每個價格區域都有不同的消費人群,調查競品車是如何的配置。這些,都是後面的事,我覺得,如果顏值、車標和品牌都不入客戶的眼,後面的事都是白做。”

尹銘善頻頻點頭,其實,他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觀點,他兒子也這樣說,只是,他有自己的執念,覺得兒子不懂車。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兒子買那麽多車,也是消費者,代表著眾多客戶的心聲。

沐陽的話,很具有說服力,星海集團的悍馬EV就是成功的代表。

沐陽沒有直說荔帆的車標、品牌和車醜,說得很委婉,已經留給他面子了。

這年輕人就是厲害,真的說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