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我們慚愧呀,沐先生值得我們學習

工業機器人市場情況,沐陽在很久之前就下達任務讓戰略部門調查了,他叫來戰略專家項巖,問起這件事。

項巖回辦公室拿資料,向沐陽提交了華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沐陽接地資料,先翻看了一下目錄。

幾十頁的資料,對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狀況,市場規模、進出口分析、產品結構、市場分布、用戶研究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同時,報告中精心選取了工業機器人行業規模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標杆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包括每家企業的行業地位、組織架構、產品構成及定位、經營狀況、營銷模式、銷售網絡、技術優勢、發展動向等內容。

通過對過去連續五年華國市場工業機器人行業消費規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斷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市場潛力與成長性,並對未來五年的消費規模增長趨勢做出預測。

這份資料做得也夠用心了,就比如競爭格局,用波特五力模型標出,從工業機器人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以及下遊用戶的議價能力等五個方面來分析工業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

“項工,資料內容比較多,我先看一看,看完再叫你,你先回辦公室吧。”

“好的,董事長您慢慢看,資料的確比較多。”

說完後,項巖退出董事長辦公室。

沐陽拿起筆,認真看資料,發現有問題的就做個標記。

對比一下自己對未來工業機器人的了解,這份報告預測誤差並不大,具有參考價值。

有些信息,是沐陽不知情的。

在他計劃進入某個行業時,讓戰略部門去調研,也能獲得更加詳細的信息。

報告數據與實際情況多多少少有些誤差,說不定引用的有些數據就是編寫人員瞎編的。

網上報道的一些技術資料,包括正式出版的技術類書籍,有些內容就是瞎編的。就連沐陽自己發表論文,他都會修改一下實驗數據再發表。

沐陽花了一天時間,把分析報告看完,存在不少疑惑。

第二天,上午十點鐘,沐陽再叫來項巖,問道:

“昨天你交的那份數據的可靠性如何?實地考察和調研進行了多少?”

“進行了一些調查,有調查的,在報告上進行了備注;其它的一些數據,根據這兩三年,這些公司的營收報表,結合市場信息進行了分析;不太確定的,劃了個黃色。”項巖如實回道。

接下來,沐陽一一跟項巖溝通,甚至叫來負責某個收集數據的員工,一一溝通過。

到了下午的時候,沐陽叫來戰略部門的專家、資深副總張蕭峰和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周晨,宣布公司進入工業機器人行業,成立機器人項目組。

“目前集團接近二十個技術項目組,小的項目組數十上百個,組織結構有些冗雜,我打算,星海戶外裝備有限公司改名為星海電子公司,負責半導體等電子業務;

晶圓制造、芯片制造、芯片設計業務不歸電子公司,還是屬於星雲科技公司負責;

星海材料公司,負責鈦合金、鋁合金、特種鋼等金屬制造和熱處理,以及未來的非金屬材料等一切材料業務;

激光科技公司和焊接科技公司,合並為焊接科技公司,金屬3D增材業務更改為機械加工公司負責,今後機械加工公司負責一切機加工、焊接、金屬3D增材等加工業務,但金屬3D增材技術研發還是屬於焊接科技公司負責;

星海機器人公司,負責工業機器人業務;

其它公司業務不變,如果大家有意見,可以提出來。”

“董事長,我們的永磁電機屬於汽車公司,而伺服電機屬於機床公司,兩個項目能不能合並一起歸於一家公司,或者成立一家電機公司?”周晨建議道。

沐陽點頭,轉問其它人:“大家的意見呢?”

“周總的建議是可行的,我們的電機發展得比較快,如果分開,技術資源共享存在不少問題。每次開會,挺尷尬的。”

“我覺得吧,除了伺服電機、永磁電機,還有我們目前規劃的汽車發動機、航空發動機,都可以歸為一類,叫電機公司有些窄了,還不如叫星海動力設備公司。”

沐陽傾聽大家的意見,最終拍板:“那就歸於星海動力設備公司吧,組織結構還是按照目前的情況。”

目前,集團下面的全資子公司並沒有設置總經理職位,技術由各項目的技術經理說了算,生產是由各產品的生產經理說了算,如果多了總經理,也會有副總經理,就相當於多了一層組織,這些技術經理由集團技術副總經理管轄,如果有了總經理,那這個總經理的職責就與集團的副總經理職責有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