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世界軸承哪家強,華國江南找星海

沐陽在上飛公司忙了兩天時間,總算忙完了。

他還參觀了上飛公司從漂亮國CFM國際購買的leap-1c航空發動機。

沐陽還沒購買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對發動機的具體技術了解不夠深,但對他購買過民航大飛機技術,對民航大飛機發動機之外的技術是熟悉的。

他參觀leap-1c航空發動機,吳輝院士為他解答發動機的技術,還以為沐陽只是好奇而已。

“吳院士,這個轉子葉片制造也不容易呀。”

航空發動機的轉子葉片是曲面的,如果采用常規機加工方法,那是非常困難的,很難保證每一個葉片一模一樣。

如果外形不一樣,重量就不一樣,旋轉時就不平衡,葉片的重復率就差,即每組葉片不完全不相同。

現在星海集團解決了金屬增材技術,對他們來說,制造葉片完全不是問題了,而像其它金屬3D增材廠家,技術未達標,制造出來的葉片材料性能差,是不能使用的。

吳輝站在一邊感嘆:“光渦輪葉片就非常難制造了,尤其是燃燒區的葉片,既要受到高速旋轉的動力,還要受到兩千多攝氏度的高溫沖擊,所以這部分的葉片材料是耐熱的合金鋼,增加了加工難度。如果加工不精準,葉片形面重復率就非常差,導致發動機性能下降。

葉片葉根中有很多小孔,從渦輪軸裏傳出來的散熱空氣通過這些小孔流到葉片外面去,把葉片的熱量帶走。

要保證每個葉片一模一樣,而且還是曲面,加工真難保證。

如果這些孔不是直的,那根本沒法用傳統加工方法加工。

沐先生,現在你們公司擁有金屬3D增材技術,如果制造發動機葉片就簡單多了。

如果是之前,我們國內很多廠家想加工這個葉片,難度非常大,就算加工出來,性能達不到設計要求。”

“呵呵,是的,這種鐘表級精密的發動機,拇指大的葉片中密布許多個小散熱孔,我目前沒有拆過實際的發動機,對它的了解只是在理論上,實際上,我不知道這些小孔是怎麽樣擺的,也不知道那個氣路到底是怎麽樣走的。”沐陽如實說道,沒有深入研究發動機的葉片,有些東西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不可止。

這些葉片,每級葉片長度不同,越往前,軸越細,葉片越長;越往後,軸越長,葉片越短,每一級模具都不同,到了燃燒區這兩級葉片也就有拇指那麽長,但這兩級的材質及制造成本,論重量的話,價值不亞於黃金。

材料含有鎳、鉻、鈦、鎢等稀有金屬,比例是大一些,這些稀有金屬價格貴不到哪裏去,主要是制造成本高。要求用焊槍燒到兩千攝氏度,再用榔頭砸,也不變形,這點難度就非常大了。

我們都知道,材料在高溫情況下會變軟,如果兩千多攝氏度,如果是鋼鐵,那都融化了,就算是一般耐高溫材料,抗高溫蠕變性能也不怎麽樣。

“吳院士,葉片轉速能達一分鐘一兩萬轉,離心力非常大,你碰到過葉片斷裂嗎?”沐陽有些好奇,這種情況下,葉片斷裂會是怎麽樣的後果。

吳輝是這方面的行家,研發飛機幾十年了。

沐陽說完後,吳輝樂悠悠地說:“當然碰過,冷段和熱段的葉片斷裂都碰過。

冷段葉片斷裂危害也大,能把整個發動機打碎;熱段的葉片斷裂能穿透發動機筒壁再從飛機的機殼裏穿透出去,相當危險。

渦輪葉片折斷常有發生,如果維護人員能在地面發現,那就是立功了;

斷裂一般都有征兆,斷裂源可能就只有一丁點的裂紋,不管長短,都算是失效了,第一個能發現的人肯定立個三等功。

在以前,什麽探傷手段都沒有,就是靠眼睛看,手摸還沒有感覺。

現在一般用PT滲透檢測,但你也知道,不可能把發動機葉片拆下來檢測,外側的葉片還能用到PT,裏面的葉片不方便檢測,肉眼一樣看不到,除非到了大修,把整個發動機拆下來就方便檢測。”

沐陽理解吳輝所說,PT是最方便的檢測手段,不能拆發動機,直接在葉片上噴清洗劑,幹布擦幹凈,然後噴紅色滲透液,等個十五分鐘讓滲透液滲透進裂紋,然後擦幹,再噴白色顯像劑,如果發現有裂紋,就顯出紅色,因為白色顯像劑蓋不住滲透進裂紋的紅色滲透劑,效率非常快,幾十分鐘就能檢測出來。

PT常用在檢測軸、堆焊STL6表面等裂紋情況。

一旦出現裂紋,不管大小長短,都是報廢處理,因為裂紋會延伸,就像一塊布一樣,出現一個小缺口,只需要用點力撕開了。

所以說,裂紋就是最嚴重的缺陷之一。

吳輝回憶前些年的事,娓娓道來:“原來南方機場空軍有一個訓練軍,有一架殲-5的渦輪葉片在起落時就斷了一截,這一截旋了一個螺旋狀,從加力燃燒室與外筒壁的通道處向噴口外打出去了。